法華宣流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深敬不慢 得大善寂

    20191025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50集 繪圖/黃逸樵 謂人多有好上之心,若見有學同參法益。末法迷方向人,修學人不敬重,不生輕慢為難。常不輕持如常。 「謂人多有好上之心,若見有學同參法益」,...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禮未來佛 持菩薩行

    20191024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9集 繪圖/黃逸樵 常不輕比丘恆持誠敬禮拜未來佛,持菩薩行;遇迷人,云:我不敢輕慢,汝等皆當得作佛。 常不輕菩薩總是入人群中,對人都是恭敬尊重禮拜,這就是...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隨順正法 會合佛道

    20191023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8集 繪圖/黃逸樵 由前精進持經行者,得六根清淨無濁穢;會悟自心性說世諦,隨順正法會合佛道。 「由前精進持經行者,得六根清淨無濁穢」。這是描述、讚歎常不輕...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策勵其心 志定安忍

    20191022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7集 繪圖/黃逸樵 安即不動,定住心思,忍住耐力,持修勤行。惟當自勉,安然不動,策勵其心,志定安忍。 「安即不動,定住心思」,我們的心、腦,要安心不浮動;...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無瞋即戒 瞋來慈應

    20191021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6集 繪圖/黃逸樵 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汝合,平等元無差,所謂瞋來慈應。 我們人人都有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無明的習氣。這五項心理反應,我們時...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逆順境界 與之同事

    20191020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5集 繪圖/黃逸樵 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之同事,皆依無始清淨願力,當發菩薩清淨大願。 「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遍記四眾 受辱不瞋

    20191019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4集 繪圖/黃逸樵 以一聲佛,遍記四眾,受辱不瞋,歡喜信受,見人則拜,修無我行,遍記成佛,生佛平等。 常不輕菩薩一向以虔誠心面對任何人,凡是出家修行者,他...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善士益勤 精進力行

    20191018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3集 繪圖/黃逸樵 若佛滅度後,於像法轉入,惡法末時,眾生垢重,聞法不受教,無行證者;唯獨有教在,並無行證。 「若佛滅度後」,佛在世與佛滅度後一段時間,大...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深生恭敬 入道基本

    20191017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2集 繪圖/黃逸樵 若佛正法具住世,教行證三皆具足,佛像興盛法唯教、唯行而無證果者。 「若佛正法具住世,教行證三皆具足」,佛的正法若能很完具地呈現在世間,...

  • 《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常生謙恭 大勢圓滿

    20191016證嚴上人講演《法華經》/大愛臺《靜思妙蓮華》1741集 繪圖/黃逸樵 無量劫來,時間長河,難以數計,長時分秒,無差距離,靈山就在你我心頭中,化城在即向前精進...... 菩薩修行向佛法僧,孝順深敬父母師恩,常生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