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好修行
-
光復愛灑 塵盡光生文.陳靜惠 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齊聚花蓮光復車站,齊心前往災區,協助鄉親重建家園。(攝影:陳李少民) 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堤防破損,道路、橋梁與房屋,瞬間被傾洩而下的漂流木及大量泥流沖毀...
-
阿媽的五角銀 喚起善回憶文.凌瑄憶(高雄)|圖.方煥昇 高雄志工協助光復鄉親清理家園的第二天,來到中正路一段黃阿媽的家。阿媽與先生胼手胝足共同經營的五金行,是兩人一輩子的心血與記憶。先生往生後,四位女兒曾勸阿媽將生意收起來,...
-
鏟除泥巴,也鏟除無明分享.常佑康(台北慈院放射腫瘤科/預立醫療諮詢門診醫師) 法脈宗門營第二天,學員前往花蓮光復鄉投入救災,化身「鏟子超人」與泥巴搏戰。出發時輕鬆的心情,到了現場卻只能默默面對災後的沉重。(圖片來源:擷取自...
-
屬於「家」的溫暖文.靜 淇 「爸爸住在這裡,感覺就像在自己家一樣的舒適自在,我們都很放心。」林阿公的女兒這麼說著,眼神中有著一分安定。那一刻,93 歲的父親正專注地看著布袋戲,熟悉的戲偶聲腔彷彿把他帶回年少時的巷弄記憶。 蕭...
-
向日葵善效應 前進光復文.張麗雲 善效應,前往光復的臺灣愛心,擠滿車廂的畫面就是最好見證。(攝影:簡明安) 向日葵,其花朵朝向太陽生長,是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象徵;熱情、忠誠、信念、愛慕、勇敢追求幸福就是它的代名詞。六月底,丹娜絲...
-
智慧救災的起點 資工系學生走入災區文.張翠娥 來自元智大學資工系的學生李柏霖(左)、陳重文(右)主動參與災後復原工作,展現年輕人對社會的責任感與行動力。(攝影:林承均) 9月28日,花蓮縣光復鄉的災區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展開。當天,慈濟志工前往...
-
光復,我們來了!文.張麗雲 每當大型天災發生,總會聽到慈濟人急切問:「要救災嗎?」「需要去記錄嗎?」樺加沙強颱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水患,讓人措手不及,慈濟人上上下下,每個人的心跟著糾結,恨不得馬上奔往光復,與災...
-
愛在光復漫延時文.王瀅琇(高雄) 9月27日,法脈宗門營隊前往光復協助清淤。無論是慈濟志工,還是社會各界人士,全臺「同島一命」的愛,都在這裡滿溢。(圖片來源:王瀅琇提供) 9月27日,我跟著法脈宗門營隊來到光復。走出光復火車站...
-
志工服務中的人間美善文.陳秀嫚(彰化) 我的聽覺對某些聲音的頻率接收較弱,難免擔心與人互動時,無法及時正確回應。尤其是七天的花蓮醫療志工服務,對我而言,更是必須克服的心理障礙,但我認為,這絕不是裹足不前的理由。 想起今年六...
-
光復.勇士豆的祈願文.郭素芳 全體一心,只為投入這場「同心協力,清淨光復」的清掃行動,做足準備。(攝影:劉秋伶) 清晨三點,我再也無法闔眼,一骨碌起身,開始清點背包裡的裝備:雨衣、雨鞋、護腰、水壺、手套、毛巾、乾糧、百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