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士專欄
-
【在此一方】物廢歸源創新生
文.靜明 從小到大,總覺得自己的思維不是那麼地親近家庭,也不是那麼地親近學校,甚至不是那麼地親近社會。是故,我都笑稱自己是一個接受了一點點家庭教育,一點點學校教育,以及一點點社會教育的「綜合教育體」。...
-
【在此一方】細微之處見智慧
文.靜明 在精舍做事講求程序和效率,一個程序不對,就會浪費時間與力氣。(攝影/周幸弘) 德偕師父做事講求程序和效率,凡事強調「程序!程序!」「程序要對......」一個程序不對,就會浪費時間與力氣,這一點與我的習慣...
-
【在此一方】無聲的教導
文.靜明 初入洗碗行列,內心彷彿倒映著如山般的壓力與挑戰。(攝影/張立甲) 要加入洗碗行列時,我一個問題也沒問,匆匆披掛上陣,面臨著洗也洗不完的盤子,實在質疑自己的手腳真有那麼慢嗎?不然怎麼努力洗,盆子裡仍...
-
【在此一方】群修生活的快與巧
文.靜明 初來精舍生活時,有點不解為何凡事總是講求快!快!快!在那麼的「快!快!快!」之後,又要做什麼呢? 思考後漸漸明白,這是個群修的道場,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環環相扣,以至前面的沒走,後面的就...
-
【在此一方】向陽
文.靜明 德榞師父載著四桶洗米水,前往大網室旁自闢的菜園。(攝影/靜明) 夏日七月,下午四點多,德榞師父騎著出坡用的三輪腳踏車,載著四桶洗米水,沿著後山門那條路前行。行經警察局,在叉路處左拐一個彎,抵達舊時...
-
【在此一方】關於洗碗的生活哲學
文.靜明 矗立於花蓮縣新城鄉的靜思精舍,自一九六九年建蓋完成以來,至二〇〇九年止,已有四十年歷史,常住眾從最初幾人,隨順因緣逐年增加後,已近二百人。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靜思精舍為基點,進行社會慈善...
-
【在此一方】不再只是煎豆腐
文.靜明 因緣百轉千回,曾在二十四歲的年紀,陳宜樺從慈青到有心出家,卻又一度猶豫不決,最終有所悟後,於二〇〇九年二月加入清修士,再又因緣百轉千回,覺得出家才是究竟的他,最終獲得父親點頭同意,在二〇一四...
-
【在此一方】入「洗碗三昧」
文.靜明 「洗碗」,在靜思精舍屬副執事的工作,它可不只是「洗碗」與「洗盤子」而已,還含括筷子、湯匙、湯鍋、湯瓢、飯鍋......等鍋碗瓢盆的事,師父們統稱為「洗碗」。 鍋碗瓢盆,是指公盤與湯鍋等公用物件。湯鍋有...
-
【在此一方】學洗碗
文.靜明 二〇〇九年三月,我入住靜思精舍,正式加入清修士行列,開始學習融入常住生活的旅程。 靜思精舍,是我在二〇〇〇年七月下旬,自中部翻山越嶺而來,投入慈濟志業體的工作場所。二〇〇二年三月調往其他志業後...
-
【在此一方】桂花園
文.靜明 淨斯花茶系列的產出,緣於三義茶園的小葉紅茶。(攝影/李彥緰) 「本草飲茶包是我們先做『茶』,才有那個茶袋。」負責淨斯產品原物料採購的德慶師父,道出本草飲茶包產出的原由。因為製作花茶而有了茶袋棉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