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修士專欄
-
【在此一方】重點藏在細節中
文.靜明 德俱師父和德偕師父一樣,說話都非常簡單明瞭。但簡單並不代表其話缺乏內容和意義,反而是更為簡潔有力,重點一筆帶過,絕不拖泥帶水。 經過一番思考,雖然我與德俱師父的交情總是「君子之交」,合作不多,...
-
【在此一方】經驗與教訓的反思
文.靜明 咱們家師父想出的「三合一」套碗模式,雖說簡單,但還是聽說有別組的人把它學了去! 近住女與德瑅師父一同將大寮的鍋、碗、瓢、盤歸位。(攝影:吳亞馨) 話說煮碗機點火運作時,最有趣的畫面,就是總會有人不...
-
【在此一方】在有限空間中尋找無限可能
文.靜明 蒸碗車的結構設計是固定的,托架的設計也是固定的,層與層之間的高度設定不變,甚至碗的大小尺寸也一律固定。在眾多已知條件都固定的情況下,電腦迴路該如何運行,才能避免出現bug呢?這就需要依靠人腦,也...
-
【在此一方】從煮碗看精舍歷史
文.靜明 因為對「煮」碗一詞感到困惑,所以每次對其他同修提到要去「煮」碗時,我大多帶著點心虛的心情。於是我會用「蒸碗」、「煮碗」、「烘碗」,甚至「弄碗」等不同名詞來描述,因為我實在不清楚哪一個說詞才算...
-
【在此一方】淨碗有學問
文.靜明 一般家庭裡,碗洗好了,慎重一點的是放到烘碗機裡,開啟定時器,透過機器的熱能將碗烘乾,工作就算完結。其實,更多的情況是,那些碗進到碗櫥後,連烘乾的程序都省了,等待下一餐的到來,才有再亮相的機會...
-
【在此一方】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文.靜明 在修行的道場上,德俱師父展現淡然自持的風範,不禁令人懷著對師父的敬意,靜心學習每一份智慧。(攝影/李孟倫) 我肯定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因為發現了那個「鑰匙」的秘密後,我直接認定德俱師父為我們這一組的...
-
【在此一方】日常中尋找覺察的智慧
文.靜明 我想,我應該是挺好說話的,不然怎麼會只因一句話,就踏上了洗碗的舞臺,正宗地演起了這齣戲,而且還一問三不知,或是說,我怎麼什麼都沒問? 自從加入洗碗組,一路到煮碗的工作,我對於這一切既摸不著頭緒...
-
【在此一方】鎮定中自有兵法
文.靜明 電視連續劇常有拖棚的事發生,越到後面劇情進展越慢,讓人快看不下去。但行堂的工作可就不一樣,越到後面越緊張,就像京劇中打得越來越快的板子般,讓一切在快馬加鞭的氛圍裡。 清晨五點半,齋堂擴音器傳來...
-
【在此一方】敬師如師在
文.靜明 談到洗碗與行堂的因緣,想來也是有趣! 自從加入洗碗組輪值後,我一直在因緣的促使下,無須刻意安排或鋪陳,就得快快地就位於軌道上。沒有學爬,也沒有學走,學翻身更不說了,就像嬰兒時期被放進游泳池,本...
-
【在此一方】行堂如法
文.靜明 大寮內,香積志工與常住師父將一盤盤白飯分裝到一個個飯鍋裡準備上桌。(攝影/鄭啟聰) 無論是面對鍋桶、湯瓢及飯匙的熱燙,或是大地行蘊的悄然體悟,行堂的主要任務,就是等待爐上大鍋裡的飯煮熟後開始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