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
-
一洌清泉:讀《雲淡風輕》的體會
文.許愷玹 慈濟33周年慶「慈濟老友回娘家」活動,德恩師父與慈濟老友們一同翻閱舊照,溫馨回憶草創歲月。 (1999/05/02;攝影:林鳳琪) 他的無聲,是最深的參與...... 最初,我是在《靜思園地》的社群中讀到「眾生之恩」系列...
-
一顆心,一念善,竹筒歲月續清流
文.蔡美清 蔡美清師姊(右)懷著感恩心前來香積組付出,忙碌前先將數月來積攢的零錢投入竹筒,匯聚點滴善念。(圖片來源:蔡美清提供) 2025年年初,我懷著感恩的心,來到慈濟香積組準備付出。在忙碌之前,我先來到竹筒...
-
成熟的雙手
文.徐美蘭 「當你越來越成熟時,你會發現你有兩隻手,一隻用來幫助自己,一隻用來幫助別人。」 我學生時代最喜愛的偶像奧黛麗赫本,曾說過的這句話一直深深銘刻在我的心田。 徐美蘭師姊(左一)喜愛親訪個案與獨老,...
-
為夢想落地,為善念啟程
文.釋純念 從越南來到慈濟大學,收穫滿滿的善念與感動,體會到自我成長的喜悅,也學會用愛助人,讓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圖片來源:慈濟大學提供) 從越南遠道而來的我,至今已在慈濟大學學習了一年又一個月。當我收...
-
佛陀成道日的殊勝旅程
文.蕭佩芳(靜湲,寫於臘月初八佛陀成道日) 釋迦牟尼佛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十二月初八,在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見性成佛。 大覺寺入口處人潮湧動,宛如波浪般洶湧,人人懷著虔誠心念,渴望走...
-
跨宗教 展大愛 勤精進
文.劉雲雀(花蓮) 正德補校創立於1984年,為服刑同學提供學習機會,透過生命教育與品德素養的培育,幫助他們以知識重塑人生,找回自我價值與正向心境。(攝影:薛崑城) 開學第一天,我來到正德補校授課;這是花蓮監獄...
-
心在說法臺 靈鷲山晨曦靜謐
圖文.陳文忠 團隊現場收集測量場地的資料後,大家匯聚一處,共同學習與討論事前準備工作,為後續順利推動,奠定朝山和誦經基礎。 慈濟於2024年首次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舉辦五十八周年慶朝山活動後,將在2025年4月21日再...
-
光影交錯間的佛陀印記
圖文.周幸弘(高雄) 摩訶菩提寺靜靜屹立,見證千年來無數朝聖者的足跡。 摩訶菩提寺,位於印度比哈爾邦的菩提迦耶,相傳,這裡的菩提樹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這座寺院因此成為佛陀四大聖跡之一,深具宗教與文化...
-
媽媽的菜脯
文.魏玉縣 2025年3月16日上午,臺中心田聯絡處舉辦了一場《毫芒微光一念間》茶書會,邀來作者靜淇師姊娓娓道來她的慈濟因緣,以及四十多年來與上人間的師徒之情。兩個小時下來,我聽得如癡如醉,眼光始終停留在這位我...
-
雨後的法華偶遇
文.周幸弘、許愷玹|圖.周幸弘 「芥子納須彌 雲岡石窟藝術特展」不僅是展覽,更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旅程,一場與佛法、歷史和內心的對話。 窗外天空多雲,雖然是個適合出遊的日子,卻少了攝影人最愛的明媚光線。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