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靜思


  • 【新書推薦】《在傷痛深處,仍願相信》 醫療糾紛的情理法也是佛法

    曾泰源律師 —— 前花蓮律師公會理事長、花蓮縣衛生局醫事審議委員 筆者在九○年間因緣際會成為慈濟基金會與醫院的法律顧問。記得當時接受證嚴上人親自頒發法律顧問證書,備感殊榮。從此,與現任花蓮慈濟醫院法制長的...

  • 【書摘】《刀鋒下的溫柔》──東部第一顆整外種子

    文.吳立萍|整理.編輯組 2025年9月18日,《刀鋒下的溫柔》新書會於花蓮慈濟醫院舉行,整形外科醫師齊聚一堂,台中慈院簡守信院長及花蓮慈院李俊達、鄭立福、吳孟熹醫師出席。(攝影:謝自富) 清晨,天色微明,簡守信從...

  • 【新書介紹】《在傷痛深處,仍願相信》──寫給每一個曾在醫療現場,心痛過的人

    文.楊金燕 、顏 莉 「這些故事,藏了很久。醫療,不只是手術與數據,更是一雙顫抖的手,一句說不出口的道別,一場再也來不及的擁抱。」──李毅(圖片來源:原水文化提供) 由原水文化、慈濟醫療法人與靜思人文三方合作...

  • 365天,天天法語浸潤──《365天.天天靜思語 (下卷)》

    編按:本文收錄在《365天.天天靜思語 (下卷)》 星星閃閃發光 佛陀之所以成佛,是生生世世結好人緣,因緣成熟,才能成為大覺者。我們也要在菩薩道上步步精進,廣結善緣。期待每個人都能成為一顆顆閃閃發亮的星星,做...

  • 大愛共伴若比鄰

    文.顏博文/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編按:本文收錄在《我們都是「醫」家人──北區慈濟人醫會義診行記》 台北慈濟醫院是北區人醫會最強後盾,趙有誠院長(左起)、徐榮源副院長(北區人醫會召集人)經常帶領...

  • 365天,天天法語浸潤──《365天.天天靜思語 (上卷)》前言

    文.釋德懋 「365天.天天靜思語」的創作想法,在我腦海盤旋了二十幾年。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我來到靜思精舍依止證嚴上人修行,習慣將上人開示法語記錄下來;精華句子則用卡片抄錄,每天抽出一張來惕勵自己。...

  • 【靜思新品】臺北慈院20歲之新書發表會

    文.顏 莉 從草創時期到成為醫學中心,臺北慈院肩負重任、守護生命二十年,是臺灣醫界與社會溫暖堅定的力量。(攝影:王賢煌) 臺北慈濟醫院於二〇〇五年啟業,至今正好滿二十年,天下文化、臺北慈院、靜思人文三方合作...

  • 守住本分──《出世心,入世行:靜思精舍的日常》前言

    文.邱淑絹 證嚴上人晨語提到,僧眾安住於叢林中,雖身心辛苦,但心住於法,知足安穩,常樂不已。(攝影:游濬紘) 證嚴上人晨語講述《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時,提到「僧坊安住道業,知足安穩常樂」,僧眾集中在一座叢...

  • 合抱之樹 始於毫芒──《毫芒微光一念間》推薦序

    ◎ 釋證嚴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 慈濟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出發,近六十年走過136國,以佛法為根、大愛為路,點滴愛心在人間綿延不息。(攝影:曾芳榮) 慈濟從竹筒歲月開始,在克難中一路走過來,步步寸寸無不都...

  • 跨世紀的醫療之愛

    林俊龍/國際慈濟人醫會總召集人、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編按:本文收錄在《我們都是「醫」家人——北區慈濟人醫會義診行記》 早期證嚴上人率領委員們前往花蓮境內各市鄉鎮進行訪貧,同時有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