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明
所謂的「正」執事,指的是大寮組、洗菜、做蠟燭、烘豆子、爆粉、出坡......等執事。(攝影/黃筱哲)
有時,人們的思惟會受到習慣或過往經歷的影響,從而以特定的方式進行思考。若缺少這些習慣或經歷,思考的方向可能會有所不同。正如我曾以自身的職場經驗,將精舍的「正執事」理解為類似於上班與否的概念,殊不知,在精舍住了十幾年的淑照媽告訴我,所謂的「正」執事,是指大寮組、洗菜、做蠟燭、烘豆子、爆粉、出坡......等執事。
師父說:「『正執事』,我們是指煮飯等輪值工作。那是陣容堅強,每天都不能鬆懈或漏掉的工作。其餘這些東拼西湊,只是每天的一小段時間做做,其他時間就做自己的工作,為別於正執事,就稱為『副執事』。」
「正執事」指的是煮飯等輪值工作,這些任務需要強大的陣容支持,每天都必須堅守,不能有絲毫鬆懈或遺漏。(攝影/柏傳琦)
哎!就是因為我從未住過佛院道場,所以不懂得用道場的思惟來思考正、副執事的區別。這下,就算我訓練了自己幾千個、幾百個要「跳出思路的陷阱」(註),最終還是在思路的陷阱裡迴旋。
就如我內心所認定的「組長」,也在多日後答案揭曉。原來那所謂的「組長」並不是組長,而是「班長」;這班長正是一路找我來,一路帶領、教導我的德偕師父!
哎,夢裡尋他千百回,驀然回首......嗯!嗯!現在可不是吟詩作對的時候。那個會找我來,一路帶我、教我的人,我怎麼就沒想到,他可能就是那位「藏鏡人」呢?德偕師父雖然洗了許多的架子,卻也拋棄了不少「架子」,藏得功夫了得!
德偕師父正是一路帶領和教導筆者的「班長」。儘管德偕師父洗了許多的架子,卻也放下了不少「架子」,這種隱藏的智慧與功夫,真是了得!(攝影/王淑貞)
回想當初,當我接獲德偕師父的電話時,連師父的法號都不懂得念。一旦知道正確讀音後,心裡還犯嘀咕:「不是『白首偕老』嗎?怎麼不是念ㄒ一ㄝ′,而是念ㄐ一ㄝ?」
有一次,我把這個在心裡思索許久的問題拿出嘴上來說說,一旁的德童師父猛的一句:「馬偕醫院啊!」
我頓時成了啞巴,不知該怎麼接話,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明明從小就知道淡水有個馬偕醫院,我卻偏要往「白首偕老」去尋。
在靜謐的靜思精舍,一切都如常運行,儘管心中有些迷茫,卻也能隨著內心的平靜,接受「緣生,緣滅」的智慧。(攝影/陳靜惠)
還好這些思考上的錯誤,並不礙於事情的運作。碗,照樣的洗;飯,照樣的添,只是在我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時,德偕師父卻因總機輪班因緣,暫時離開了副執事團隊,待他日有緣,再與大家相會!
雖說心中滋味有些朦朧,不太懂得該怎麼形容,但正如佛云:「緣生,緣滅。」緣來勿喜,緣去勿悲,反正還有其他的師父們,而且每隔週日下午的齋堂打掃,德偕師父依然會來共襄盛舉,那還有什麼好傷感的呢?且慇慇地祝福偕師父吧!
註:《跳出思路的陷阱》,書名,葛能登(Martin Gardner)著。作者以通俗、有趣的文字,輔以幽默、令人會心的漫畫,點出種種矛盾之所以形成的前因後果,讓您茅塞頓開,打開思路上的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