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


  • 一堂簡老師的3C課

    撰文/簡毓嫺(新竹)攝影/呂孟玲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都要用溫言暖語和長者們互動,因為有一天當自己老了,也希望能被晚輩們溫柔以待。 每週四,我固定會來到靜思堂諮詢櫃檯值勤。透過承擔「週諮詢」,可以與各個不同區的...

  • 消散的人情味

    撰文/張翎慧(彰化) 圖片來源/iStock 昨晚和女兒閒聊中提到,今年大考國寫作文題目「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優選六篇中的一篇,講的是關於父親外遇,卻隻字不提「事件本身」的好文章。 作者以記憶中對玉蘭花的氣味,表以...

  • 小小「種子」的心聲

    撰文/黃淑美(彰化)攝影/楊秀麗 「如果把你的能力放在對的地方,每個人都有特異功能。」 4月9日精進日,陳俞臻師姊分享了這句話。 生性膽小害羞,不習慣成為眾人焦點,承擔「種子」真的讓人為之卻步;但是,當你無法逃避...

  • 她──我的良師貴人

    撰文/梁玉燕(加拿大) 慈濟人都是我的法親,我稱呼他們為師兄、師姊;唯一的例外,是和我有著師生情誼的陳美羿老師。 這二十多年來,我和老師只見過兩次面,但她在我的筆耕生涯裡,卻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斷賜給我...

  • 傍晚時分

    撰文/廖佩娟攝影/林子軒 (高雄志玄.第二期「小品文欣賞與寫作」) 傍晚的彩霞滿天通紅,千變萬化的雲朵,似兔似龍地映入眼簾。亦似棉花糖般的軟甜,如同在阿母ㄟ厝尾頂,陪伴米壽的她,觀賞落日餘暉的愉悅暖心。 回顧...

  • 【陳美羿專欄】緬懷德仰師父

    撰文/陳美羿圖片來源/慈濟月刊 靜思精舍的德仰師父於4月6日下午捨報,享耆壽八十五。 在慈濟大學大捨樓,常住師父、慈濟職工、志工,以及仰師父的俗家親人齊聚一堂,大家唱頌「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並依序上前瞻仰遺...

  • 古清明 追客運

    圖文/梁玉燕(加拿大) 記憶中,童年時期參與過好幾回掃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父親偕同兄長和我,到芬園一處公墓祭拜祖先;因為心懷興奮,我穿著一身雪白的蕾絲洋裝,亦步亦趨地當起快樂的小跟班。 所有掃墓人和叔伯...

  • 學無止境

    撰文/黃美玉(彰化)攝影/莊明傑 黃金奶奶黃美玉(慈望)常保年輕人的情懷,並懷有一顆充滿好奇和熱情的學習心,「學到老,活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說是「學到老,活到老」。 我已八十二歲,但數字反過來唸卻...

  • 寓畫於教 訪視印象

    圖文/梁玉燕(加拿大) 「這位小朋友,記得您曾經去看她!她今年得到模範生,她的阿嬤要和您分享這分喜悅......」 收到訪視志工黃玉櫻傳來的訊息,和一張祝賀筱立(化名)榮獲111學年度臺中市國民小學模範兒童的照片,讓我...

  • 打掃體佛法

    撰文/陳秀嫚(彰化)攝影/鄭春金 左圖:屋子後傾、屋頂椽木已腐蝕塌落,原本陰暗的房間,卻因而變得光亮。右圖:志工們人龍一字排開,以接力的方式將瓦片、木片一一送出。 「菩薩好,感恩戶房屋修繕,營建處要拆除塌陷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