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淳真(臺北)
攝影/陳美珠
位在臺北大都會信義區的強強滾環保站,除了資源回收外,不時舉辦環保教育課程。圖為慈濟志工帶著環保志工和社區會眾複習環保健康操。
一個例假日午後的環保站......
「還在做啊?」
「是啊!想要多做一點啊!我們在『Double』(雙倍)!」
「菩薩,你說什麼?」我一驚,心想「Double」是英文耶!
「我兒子說,假日沒有人要上班,他喜歡假日上班,而且是『Double』!」環保志工美花姐笑笑的說,「『Double』是加班,領加倍的薪資。」
有志工接著說:「那麼今天是放假日,我們也是在『Double』囉!」
「沒錯!只是我們是不領薪水的志工!」
「這樣一年到頭算下來,我們賺不少呢!」
幾個人笑成一團,為例假日的下午增添了輕鬆愉悅的氣氛;她們圍坐一圈,不斷地將白紙收入帆布袋,雜紙丟在籃子裡。
師兄說:「一斤雜紙只賣2.5元,而一斤白紙可賣6.5元,整整多了4元!」哇!多花些功夫將白紙挑出來,就可以賣更多錢,幫助更多人。
經過一個下午的「加班」,白紙整整多出了三袋,而原本堆疊如牆的回收書本和紙類,也明顯矮了一截。
「下班了!」大家開心歡呼著。此時,美花姐又大聲地說:「Double!」大家都能意會,她是為了可換更多錢的白紙而歡呼。
***
多年來,環保站已融入社區,化身成水泥城市中的活力招呼站。
「強強滾環保站」位在臺北大都會信義區的一個轉角,「小」如一個溫暖的家,「大」如一個轉運站。多年來,環保站已融入社區,熟了,探個頭,向認識的志工打聲招呼,寒暄幾句;或有長者特地來話家常,志工也都噓寒問暖的傾聽和撫慰。慈濟環保站化身成水泥城市中的活力招呼站,同時溫暖也「Double」!
在這寸土寸金的信義區,實在很難有大塊地段;因此有心的志工們,租用公寓一樓來做環保站。自疫情以來,環保站下午時段暫時關閉,但回收量不斷增加,大量的書本、紙類、考卷、報紙、雜誌等,一箱箱堆滿屋子,已堆高到可能隨時滑落傾倒。
對於被佔滿的空間,平日卡車載來的回收物,不得不倒在延伸出去的走道上,志工要迅速整理好運送出去,環保站才得以正常運作。
「我們下午來『Double』好不好?」在美花姐的呼籲下。
「好啊!」因為需要消化這些紙類,大家都歡喜附和道。
環保志工「動手也動口」,舉凡家中大小事,個人的喜怒哀樂顯現無餘,說老人聽得懂的話語,彼此互相取暖打氣,找到平衡點,舒緩深埋心中的鬱結之氣。
有時,見兩位志工為了剩下的一點點雜物,要當垃圾丟棄或再回收當雜紙賣而爭論不休;一個拿著掃帚畚箕,一個蹲著急速撿拾碎屑廢紙,「要惜福!積少成多呢!」真佩服她的堅持。
環保站除了固定前來的志工外,也有不定時來的人,每天上演著不同的對話;在這裡,人性的特質流露無遺,即便旁聽,也可得不少「Double」智慧呢!
小小的環保站,發揮「Double」的功能,我要大喊:「慈濟環保站,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