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專欄
-
【法在日常】來不及了
文.釋德澡 一聲聲嘆息一聲聲無奈一聲聲哭泣來自太多的來不及 (攝影/徐郁茜) 大地母親呻吟了孩子的貪婪無知她負荷沉重的壓力 大地母親生病了孩子無情踐踏 挖心掏肺她發出深沉的怒吼 大地母親眼淚哭乾 心也枯竭孩子仍執...
-
【法在日常】腳步踏得深印得明
文.釋德澡 人稱「穎媽媽」的林阿蝦,今年九十六歲,已常住靜思精舍四十一年。已失智的她,讓人最懷念的是她招牌的天真的笑容。 隨出家女兒常住靜思精舍的林阿蝦,堅持生活中自我修行,心想好意、口說好話、手做好事...
-
【聞思修】意外的收穫
文.劉欣盈(懿紹) 修行,「修」可以理解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琢磨、鼓勵和啟發。所以,不要將人事當是非,而應將其視為修練的機會。 修行的道路上,每個挫折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攝影/釋德怡) 週日早上到大寮學習,一...
-
【法在日常】有一個人
文.釋德澡 | 圖.古亭河 黃筱哲 王祝明 有一個人 心如明鏡 照見萬物萬相眼若深海 膚慰眾生心耳像藍天 傾聽眾生音手如大地 懷抱眾生苦腳踩蓮花 行履遍娑婆口出妙音 心法遍寰宇法如甘露 滋潤眾生心您的大愛 無一處不在 有...
-
一家人
圖文.釋德怡 今天中午用完餐,收拾齋堂的工作如常進行著。忽然,大寮傳來好大的聲響,聽聲音就知道是盤子摔落在地。原來是同仁要將盤子歸位時,一時手滑讓一疊盤子掉落。 每每用完午齋,都可見志業體同仁與精舍師父...
-
修行的滋味
分享.釋德諦|整理.編輯組 我們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修行這條路上,唯有自己走過,堪忍一切諸難忍,才能如實面對自己的心地風光。 精舍各處的垃圾集中放置在後山門的「小白屋」,每週二、四垃圾車來時,...
-
【法在日常】兩件百衲被的故事
文.釋德澡 一九六六年農曆三月,上人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當年,上人與四位弟子仍借住普明寺,二師兄德昭師父回憶:「我們四位師兄弟只有一件棉被、一件毯子可以過冬。」這兩件都是回收的,其中一件還是人...
-
【聞思修】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文.劉欣盈(懿紹) 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在十善中,「口」就佔了四項;一句話脫口而出,有時說錯了話或不夠圓融,這時即使後悔,也無法收回。若是小孩子說了不恰當的話,大人會說「童言無忌,大風吹去...
-
【法在日常】對境不生心
文.釋德澡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晨語開示,上人講述《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不論人家對常不輕菩薩如何謾罵、侮辱,甚至用棒棍、石頭丟他,他都不會在意;這種心態,已經忍而無忍,忍到並不覺得在忍了。...
-
讀心
分享.釋德瑔 雖然天災難免,但因為有慈濟人,我們不再畏懼。(攝影/余自成) 人世間有很多溫馨的故事,也有苦難的。像俄烏戰爭、加薩走廊的衝突.......人禍是最可怕,也最無情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上百萬的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