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筆記
-
用眼睛來點名 每一個都很珍貴
文.魏玉縣 慈濟功德會自1966年成立到現在,已近一甲子。早年跟著上人做慈濟的志工,有的已然離開人間,有的因自然法則,或是白髮蒼蒼或身體頹壞。不過,大家都有個共同的心,就是深愛慈濟、深愛上人。而年歲已高的上...
-
一碗飯的溫暖 開啟豐盛環保路
文.林玲悧 | 圖.洪素養 「能走好的路,就是好的人生。今天,能與上人同一個『國』,我真感恩。」2024年11月8日,上人與環保志工溫馨座談,現年八十四歲的環保志工李長壽,恭敬地向上人表達感謝之情。他說:「走好路,...
-
勇敢前行 延續慈濟魂
文.林美宏 「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一直是上人對弟子的殷切叮嚀。為了實踐這一理念,臺中市南和氣一區成立了兩個關懷小組,走進高齡仍勇猛精進的年長者家中,和在自然法則中透徹生老病死或勇敢地對抗病魔精進修行...
-
鋤禾下的愛
文.張麗雲 十二公頃的農地該如何經營?日來猛盛熾熱,雨來濕寒凍身,稗草長得比人高,又欠缺水源,這些平均年齡六十幾歲以上,胼手胝足耕作一片後來被台糖譽為「優良農場」的慈濟志工,是如何辦到的? 鯉魚山下的花...
-
法親關懷,慈濟情深
文.洪素養 上人時常提醒慈濟人,法親彼此要關懷,互相扶持,互相成為生命中的貴人。「老的要顧,少年的要『箍』」,上人的殷殷叮囑,慈濟人都謹記在心,互相關照。 2024年11月5日早上,臺中南屯一二、南區一二、烏日組...
-
珍惜──翻譯耳機的省思
文.林純霞 十月二十二日,慈濟莫三比克志工蔡岱霖及迪諾,帶著一群當地志工及目前在慈濟教育志業學習的學子,與上人溫馨座談。 ◎跨越語言的橋樑 莫三比克的蔡岱霖師姊及同修傅迪諾師兄,帶領當地志工及慈濟教育志業...
-
善法 無所不在
文.林純霞 | 圖.詹進德 馬來西亞慈濟新山支會志工在參加第七十七期全球靜思生活營及尋根後,於十月十五日與上人溫馨座談。座談中,弟子們紛紛把握因緣,將當地推動慈濟會務,所面臨的境遇考驗與困惑,請示上人,求...
-
來自佛國的慈濟種子老師
文.王鳳娥(花蓮) 位於距離花蓮靜思精舍三千七百多公里的尼泊爾藍毘尼,是佛陀的故鄉。為了回饋佛陀的故鄉並翻轉當地的貧窮,自2022年開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慈濟人長期在此推動慈善、醫療、教育及人文。證嚴上人更...
-
給孩子一口乾淨的水
文.吳亞馨(花蓮) 2024年10月5日,慈濟營建處同仁回到靜思精舍與上人溫馨座談,其中海外營建室謝曜聯高專分享為莫三比克庫拉大愛村開發「慢濾池」一事,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 「這孩子看起來胖胖的,但是不健康。你看...
-
體現生命價值
文.寧明靜(花蓮) 佛言:「富貴學道難」,但在慈濟,富貴人家學道卻不難。每當世上發生重大災難,富有愛心的實業家們不但立即捐輸物資,還與大家一起在街頭手捧愛心箱勸募。這些捐獻讓人感動,身體力行更是令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