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重建家園 期許回饋社會

0觀看次
A- A+

文.施金魚

自強新村陳玉妹主委感恩上人給予安居,並立志成為施予者,如師兄師姊般幫助他人。(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真的是謝謝上人,讓我們真正有一個永久安居的地方,不會再因為地震而有所驚慌。期待未來我們也可以成為施予的人,可以手心向下去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就像在座的上人以及師兄師姊。」自強新村陳玉妹主委感恩之餘也立下心願。

11月9日,證嚴上人與中區慈濟人溫馨座談,與會的還有自強新村頭目楊建財、主委陳玉妹及花東新村頭目林明通、主委陳玉蘭等多位貴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專程前來向上人致謝,場面十分溫馨。

◎慈濟與市府重建家園 守護世代安居

慈濟志工劉秀美首先分享慈濟與自強新村、花東新村鄉親結緣的一段歷史。

台中市太平區自強新村昔日所建之屋,因日曬雨淋已殘破不堪。(攝影/李承泰)

一群居住在臺中地區的原住民,因九二一地震摧毀了家園而流離失所。為了有個安身之處,許多族人從自己工作的工地,帶回堪用的板模作為房子的牆,並撿拾廢棄的門窗或家具,在國有地搭起臨時屋,形成了位於霧峰吉峰村草湖溪畔的花東新村,以及太平頭汴坑溪畔的自強新村。

由於鐵皮木板屋不耐久,遇到大雨時,屋內也下起小雨,居住環境堪憂,居民一直盼望政府能夠讓他們就地重建永久屋。終於,希望露出了曙光,經前市長積極協調國有財產署承租了土地,但重建需要龐大經費,於是市政府尋求慈濟協助建設,上人慈悲應允。

慈濟為自強新村原地重建,將拾掇廢棄建材應急拼起的家園,變身為堅固堡壘,守護世代安居。(攝影/李承泰)

重建工程於2018年10月正式動土,並於2022年3月6日落成啟用。花東新村完成了四十六戶,自強新村則有四十九戶,兩村還興建了活動中心。當年拾掇廢棄建材應急拼起的家園,歷經各界二十二年的努力,終於變身為堅固的堡壘,守護世代安居。慈濟人也為每位住戶送上十六項入厝禮,予以祝福。

多年來,慈濟人關懷的腳步不停歇,帶動居民做環保、戒酒、日存撲滿,也提供學生課業輔導及協助成人就業,居民也樂於參與慈濟各項活動。劉秀美誇讚居民把環境照顧得很好,整潔清幽,並歡迎上人親自前往走訪。

◎志工關懷不間斷 重建家園也重建人心

楊建財頭目感恩上人及慈濟的幫助,為族人帶來光榮、幸福與溫暖。(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很高興第一次見到上人,心裡很感動。」自強新村的楊建財頭目表示,「自從九二一以來,慈濟陸續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現在又蓋了很好的房子,給我們帶來光榮、幸福、溫暖,非常感謝上人給我們的祝福與幫忙。」

楊建財也感謝志工到自強新村輔導他們改善生活習慣,並幫助孩子們提升課業。「我們愈來愈幸福,也很溫馨。」他還強調,慈濟的各項活動他們都不會缺席。短短幾分鐘的分享,楊建財真情流露,不斷地道感恩。

慈濟人為花東新村學童提供課業輔導,為下一代的教育扎根。(攝影/張馨云)

陳玉妹主委也感恩有機會可以當面向上人致謝。「花東跟自強新村在重建的開始,真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歷經多年的努力,陳玉妹感謝慈濟及臺中市政府的協助,「讓我們可以在原地重建,讓我們的家庭可以落地生根,成長茁壯。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上人對在場的貴賓說:「看到你們盛裝而來,我很感動、很歡喜,祝福你們!」上人期勉志工:「慈濟是菩薩道路,慈濟的教育是利人。要利益人群,真正要走入社會。你們的用心,而且你們是真正已經走入社會;你們所經驗的,你們所感受的,你們所做的,要多講,把你們的經驗化為故事,跟大家互動,接引菩薩,就像頭目也把慈濟的精神帶到山上。希望不管是山上、平地,大家結合在一起。」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