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素養
年長菩薩謝秀女於溫馨座談中歡喜與上人話家常。(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上人好,各位師兄師姊,大家好!我是南區謝秀女,我今天很緊張。要感恩謝秋亮師兄與王燕姿師姊,給我們地方學,還要感恩組隊長真用心,要我們老人家出來走走,不要在家裡,要出來學。」
謝秀女看到上人笑得合不攏嘴,卻緊張地講不出話來。上人安撫她:「不要緊張,平常講話這樣。」
「妳是幾歲啦?」上人問。
「我是八十一歲。」謝秀女回答。
「這樣而已,還比我少,不能講老人啊,我們要有生命願力,不算年歲,聽懂嗎?跟妳祝福。」上人的鼓勵。讓謝秀女開心不已。
◎樂活不老學院 好快樂老人
「樂活不老學院」的才藝課,讓鄰里、老菩薩們有個學習的去處。(攝影/顏宛靜)
謝秀女所說的就是「樂活不老學院」。因為有這所才藝班,幾位不識字,在家看電視的老人,統統被吳舒媚邀來上課。他們不曾跟上人講話,第一次與上人知心相契,心裡高興地笑開懷,用著臺灣國語自然表達,全場的人也因那分真誠,笑聲連連......
「樂活不老學院」開班了,慈濟志工吳舒媚在2024年11月12日的臺中溫馨座談會上,熱情地向大家推薦這個充滿活力的地方。「我們的資深法親,真的很可愛,當初我邀他們來上系列的課程。她們都說,『我不會,又那麼老,不要去啦!』我就說,你們不要在家看電視,要出來給我們看。」
「樂活不老學院」在臺中高工路附近,開設在「有亮共修處」裡面,設有讀書會、花藝課、蔬食料理、插畫等等,透過志工的專長,彼此教學相長,時常聚在一起,更像一個大家庭,人人有了「家」的歸屬感,是可以精進聞法的好所在。
謝秋亮與王燕姿夫妻檔發心提供「有亮共修處」作為社區的心靈居。(攝影/何姿嬅)
說起有亮共修處,吳舒媚感恩謝秋亮與王燕姿夫妻無償提供的場地。謝秋亮從事鋁門窗事業,這裡原本是展示鋁門窗的店面。因為南區原有的「本土環保站」歸還給地主林森之後,多年來一直沒有共修場所,所以謝秋亮一心想要把做鋁門窗的店面,提供給大家使用。如今因緣具足,也是眾人所期盼的福地。
2024年7月21日,就在七月吉祥月祈福會這天,「有亮共修處」也正式啟用了,當天廣邀會眾及民意代表、里長共十二位參與,祈願佛光普照,福地更加興旺,菩薩大招生。
「我一直有個心念,要將店面提供給南區一的志工做為共修處。」眾人渴望一個屬於的「家」,終於在謝秋亮發心下成就這一椿美事。這讓南區的志工歡欣不已!因此,吳舒媚認為要好好地善用福地,因而開設「樂活不老學院」。
家常料理由林麗月老師傳授私房菜。(攝影/吳舒媚)
樂活不老學院的才藝課讓鄰里、老菩薩們有個學習的去處,不但療癒自己,也能加強料理給家人吃。其中有一位謝冰看到上人開心地說:「有亮共修處也有學點心哦!師姊教得很好,比外面的好吃,我們一家人都吃得很高興。我不會寫字,也不會畫畫,就來學畫畫。」謝冰參加書畫班,特地帶了一張小沙彌的畫像,很得意地獻給上人。
吳舒媚說起一連串的共修,就是在共修處啟用,先讓法親家人能夠聞法精進,所以一開始就邀請許銘華承擔品書會的導讀窗口。許銘華表示,透過佛法生活化,用輕鬆的方式,以小故事啟發。其中,他導讀上人的《衲履足跡》693期。其中有一段引述,「如果聽到孩子有叛逆期,我就會告訴你們,不要覺得孩子有叛逆......」
書畫陳貞惠老師畫出小沙彌的吉祥好話,同時獻上墨寶插畫。上人看了很讚歎地說:「很美,很喜氣,畫得很美。」(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許銘華以小故事分享心得時,社區志工彭小姐一直流淚,因為孩子在之前發生車禍肇事,不知道要賠多少錢?心中煩惱不已。許銘華於是引導她要用家人的愛,包容孩子,給他大大的擁抱,安定孩子的心,讓孩子感受到這分親情的重要。
品書會後,一位師姊趕緊上前擁抱彭小姐,讓她親身感受擁抱撫慰的力量。彭小姐回家後如法炮製,及時化解親子關係。現在的她,常常參加社區活動,是位精進的志工。
許銘華透過品書會分享,覺得佛法很生活化,從經典中得到驗證,充滿法喜。
許銘華透過品書會分享,覺得佛法很生活化,並從經典中得到驗證,充滿法喜。(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所以只要有心要做,就有法度。」上人應機逗教地說。
在一片歡愉中,吳舒媚感性地說,「上人,我們希望您常回來臺中靜思堂的家,我們會把十八般武藝都搬出來。我們會在社區更用心把心靈居、傳美善,做得更到位,菩薩大招生。請上人放心。」
在輕鬆對話中,上人也感到欣慰地讚歎:「很放心,看到你們做到家庭很和睦,大家真的是樂遊遊,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