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淑懷
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布滿著點點滴滴的愛與關懷,這些點滴交織成了每個人繼續向前的動力。
◎居服員不只居服 如同兄弟
居服員何志超(前)三年前從服務業轉職長照,涂先生(後)是他服務的第一個個案。(圖片來源/臺中長照居家中心提供)
11月6日臺中長照居家中心與上人的溫馨座談時,汪佳慈督導分享了涂先生的故事。家住台中,罹患口腔癌的涂先生出生雲林,三名子女離家工作,太太往生後,他不願離開與妻子曾經居住過的家,因癌症復發,女兒幫他申請了長照服務。
長照中心居服員何志超,三年前從服務業轉到長照中心,涂先生是他服務的第一個個案,他告訴涂先生:「我不只是你的居服員,也是你的家人。」剛開始,何志超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都需要磨合,涂先生像他的老師,非常願意讓他學習。
涂先生每天看著時間,期待何志超到家裡來為他服務,跟他說說話。何志超每天來照顧他,帶他外出散步,整理家務,或到附近超商購買生活用品。涂先生喜歡唱歌、下棋、攝影,何志超也會陪著他做他喜歡的事。聽老歌看照片,回憶過往,跟何志超分享他的快樂和趣事。
個案特別帶居服員外出,訂了小點心、咖啡,慶祝受照顧滿兩年。(圖片來源/臺中長照居家中心提供)
服務滿兩年的這一天,涂先生要何志超陪他外出散步,這時涂先生的腫瘤已經影響到他說話的能力。兩人走進一家咖啡廳,涂先生從口袋中拿出手寫的單子給店員,上面寫著「慶祝22日、1杯拿鐵咖啡、一個蛋糕、兩支蠟燭」,他用字條點餐。
8月22日是何志超到涂先生家服務的第一天。兩人在咖啡廳,一人用咖啡、一人用牛奶,以此代酒乾杯慶祝。
涂先生也寫給何志超一段話,話說:「與何班長見面時一見如故,今生有緣作兄弟互相扶持,很感恩你。我兒子跟我在一起還沒有我們兩年的久。在這段時間,我不是什麼才華的人,但我全力將我的經驗與你分享。老實說,你是最辛苦的模範居服班長。」
◎生命最後一哩路 溫情告別
涂先生知道自己的病情無法再治癒,因此選擇不治療,與衛生局照專、個管師、社工協調後,決定回大林慈濟醫院。(圖片來源/臺中長照居家中心提供)
8月,涂先生的下巴多了一個傷口,到臺中慈濟醫院就診,醫師確診是腫瘤復發。涂先生心情非常低落,變得沉默寡言,因此外出去買手機。
有一天汪佳慈督導接到手機店老闆的電話:「妳認識涂先生嗎?」
「認識,他怎麼了?」
「涂先生把妳設定成為他的緊急聯絡人。」汪佳慈嚇了一跳,以為涂先生發生了什麼事情!
涂先生知道自己的病情繼續治癒也無法改善而選擇放棄,長照中心馬上為他啟動居家安寧照顧。當天有衛生局照專、個管師、社工來到涂先生家裡討論,在他最後一哩路,為他做最後的努力。後來決定回到離孩子最近的大林慈濟醫院住院。
9月11日,涂先生住進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9月13日便在睡夢中安詳離世。
涂先生生前交代子女,將紅包和祝福,獻給居服員何志超和臺中居家常照中心。(圖片來源/臺中長照居家中心提供)
何志超聽到涂先生往生的消息心裡很難過,在汪佳慈督導陪同下,兩人還專程到南部拈香致意。當天涂先生的女兒與兒子都在,他們說,「爸爸生前有交代,要向何大哥及長照單位致意......」
涂先生知道自己將要離開人世,特別準備了一個紅包,請孩子代為轉達,紅包上面寫著:「何大哥三年辛苦,祝你身心快樂。」何志超收到紅包,決定以涂先生名義將這分愛繼續循環下去,並帶著上人的祝福,在長照這條路上繼續服務。
溫馨座談上,涂先生的兒女感謝慈濟、上人及居服人員:「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三個兄弟姊妹都在外地工作,很感謝你們細心對爸爸的照顧。」
涂先生的兒子與女兒來到溫馨座談現場,感謝慈濟醫院、上人和居服人員對爸爸的細心照料和協助。(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生命是自然法則,每個人都得接受。上人經常以自己年紀大,受到精舍常住師父們貼心的照顧感觸頗深。對於長照關懷,無論志工或是居服人員,上人教誨弟子,都要以真誠的愛付出關懷,就算老也可以老得好、老得快樂;如果身體健康不聽話,也要讓病人輕安自在,讓他的人生旅程最後一段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