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


  • 成全與成就

    圖文.徐美蘭 每年松山聯絡處「社區歲末祝福」的前一週,志工們都會齊心協力清掃道場,二十多年如一日,只為展現煥然一新的氣象,準備迎接社區居民到場接受祝福。 「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超人用。」這句話在大掃除中...

  • 看見那一抹「青」

    圖文.朱恆民(慈濟南非分會執行長) 透過參與慈濟活動,讓慈青們懂得自我未來的價值。 於海外幹訓和全球慈青分享宋代的「汝窯」時,袁亞棋說孩子們聽不懂。 或許吧,但我並不期待慈青們懂得汝窯的藝術,我所期待的,是...

  • 心靈的故鄉

    撰文/簡毓嫺(新竹) 回憶生命中的過往,我們能想起多少片段?或許很多往事在記憶中早已模糊不清,但總有些特別的時刻,一輩子也忘不了。 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所建造的家,是靜思法脈的起源,也是慈濟宗門的濫...

  • 已成絕響的麵包滋味

    撰文.靜 淇 鄭淑文喜歡做麵包分享,那麵包淡淡的清香,嚼勁且富層次的軟Q,恰如她的優雅、溫和以及內方外圓的特質。(圖片來源:中區人文真善美) 冰箱冷凍庫還有半條麵包,想吃又捨不得吃,每次拿出來又放回去,深怕吃...

  • 再現「金沙灘」

    撰文/許愷玹 熟悉佛典故事的人,對於宋代詩人黃庭堅《觀音贊》中提到的「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想必不陌生。這是關於「魚籃觀音」化現為金沙灘上賣魚少女,來教化一處民風澆薄、未聞三寶的漁村,並啟迪村...

  • 在此一方 一直都在

    文/靜淇;圖/靜明 在此一方,心靈故鄉,位處後山。 初訪時,才二十幾歲,簡陋的建築,個位數的僧團。那方池塘,池中蓮花隨風搖曳。 近半世紀歲月瞬間過,青絲變白髮,雖已年逾七旬,在此一方,一直都在。 在此一方...

  • 我的茹素因緣

    撰文/黃濟炘 2007年初,在桃園大業路的一個工地裡,施工的師傅跟我說外面有間廟很大,我探頭出窗外一看,人字型屋簷下寫著「靜思堂」三個字,這讓我想到2005年,姊姊穿著藍天白雲的制服回到家中,提到說要「回花蓮」。...

  • 愛別離

    撰文/簡毓嫺(新竹) 我跟孩子的感情甚好。從孩子出生,我凡事親力親為,為孩子記錄成長點滴、做造型便當,不願錯過孩子學校的任何一個活動。 記得孩子第一天上幼稚園,將孩子交給老師後,我悵然若失的回家。整個上午坐...

  • 滴雨的啟發

    撰文/簡毓嫺(新竹) 欲念如沙塵,風輕輕一吹,就滾滾揚起,造成昏天暗地。(攝影/黃宗保) 入秋了,晨起要發動車子之前,總會發現停在戶外過夜的車子上,凝結了顆顆露珠。一天早晨,發現車身除了露珠,還沾了點點的髒污,...

  • 回歸靜思茶道的娘家

    圖文/余國雄(靜思書軒本店店長)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坐在台上授課,需要下很多功夫才辦得到。取得靜思茶道師資後,我落實在花蓮慈濟大學社教中心及花蓮教育體系付出學習。 時間過得真快,四個月沒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