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家庭

0觀看次
A- A+

文.懿旖(新竹)

傍晚時分,夏日炙熱的太陽西下,空氣中的悶熱逐漸散去,留給大地一片溫柔的金黃。(攝影:黃錦益)

傍晚時分,夏日炙烈的太陽西下,空氣中的襖熱逐漸散去,留給大地一片溫柔的金黃。和友人步行經過花蓮靜思書軒本店時,看到路邊一位師姊,正伸長了拿手機自拍的手,和另兩位師姊擠在一起,想要在鏡頭前調整出完美的三人自拍角度。

經過她們身旁時,我感受到她們散發出的歡樂,不由自主地向前說:「我幫妳們合照吧!」三人開心地把手機交給我。透過鏡頭,我看見夕陽餘暉將她們的臉龐照映得燦爛發亮,那畫面真是美!我趕忙按下快門。

交還手機後,我們與三位師姊寒暄起來。原來她們剛結束志工服務,打算在離開前合影留念。接著她們開心地說:「有緣相遇,也要和妳們一起合照!」於是,這回換我伸長手臂,高舉手機,努力把五個人一起擠進鏡頭裡。金色的夕陽,把我們的臉和心都照得暖烘烘。

日本分會的香積志工烹煮香噴噴的午餐,吃著吃著,竟吃出了一股熟悉,以及在慈濟大家庭裡被照顧的幸福感。(攝影:李淑娟)

互相道別後,我甚至不知道三位師姊的名字。萍水相逢,卻在短暫的交會中,結下一段歡喜的法親緣。這樣不期而遇的美好,在慈濟的世界裡,似乎特別容易發生。

想起某次日本旅遊,我特地在行程中安插了參訪日本分會。當時香積廚房的志工剛煮好香噴噴的午餐,有冬粉、紅蘿蔔、木耳、豆輪、大白菜......師姊們招呼我一起用餐,我端起盛了滿滿家常菜的碗,細細品嚐著東京師姊們的手藝。吃著吃著,竟吃出了家的味道,那是一種我所熟悉、在慈濟大家庭裡被照顧的幸福感。

澳洲雪梨分會的「巧藝班」,將《靜思語》、帽套和引流套一起帶入癌症醫院,照顧病人的身心需求。(攝影:林美鳳)

又一次有機緣前往澳洲,我循著地圖的指引來到雪梨分會。看見那棟外觀宛如小靜思精舍的分會,格外親切。當時,雪梨的師姊們正在製作手工袋,得知我是從臺灣過來的師姊,大家很快就聊開了。雖然與師姊是第一次見面,卻因為慈濟,我們有許多共同話題。

師姊帶我參觀分會,並分享雪梨慈濟人的慈濟事。他們走訪多家醫院,了解癌症病童的需求,細心製作既精巧又可愛的兒童鼻胃管袋,幫助病童舒緩不便。說著說著,師姊打開櫃子,翻找出好多顏色亮麗的小袋子,最後挑了一個喜氣洋洋的紅袋子與我結緣。這個紅色小袋子隨我回到臺灣,輕巧的它,裝著無形卻沉甸甸的禮物──是雪梨慈濟家人給我的溫暖,還有在異鄉為病童付出的大愛。

墨爾本的師姊們如同其他慈濟道場的師姊一樣熱情。(攝影:莊勝惟)

還有一回前往墨爾本探訪朋友,正巧朋友的媽媽當天在慈濟墨爾本聯絡點的諮詢台值班,我便特地抽空前去拜訪。墨爾本的師姊們,就如我在其他慈濟道場遇到的師姊一樣熱情。才剛彼此寒暄認識不久,大家就在一片歡笑聲中來個大合照。

我被引進會客室,茶水、蛋糕立刻擺上。一位八十多歲、白髮蒼蒼的師姊從香積廚房走出來,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她才剛為端午節粽子義賣,包了好幾個小時的粽子。當天陪伴我的師姊,都是在地資深師姊們,我一邊聽她們細細道來當年在墨爾本行菩薩道的點滴,一邊欣賞牆上掛著的早期慈濟活動照片,彷彿進入了歷史懷舊的時光隧道。

墨爾本的師姊們就像媽媽一般,熱情地塞了粽子,而粽葉的清香中,包裹著濃濃的人情味。(圖片來源:墨爾本聯絡處提供)

臨走前,她們就像媽媽一樣,熱情地塞了兩顆粽子給我,又遞上兩顆蘋果,甚至還想找更多東西讓我帶回去。回到飯店,吃了粽子當晚餐,粽葉的清香中,包裹著濃濃的人情味。又一次,心中滿滿的幸福感再度被點燃。

小時候,我曾夢想環遊世界。如今,我的夢想是走訪世界各地慈濟的家,探望那些未曾謀面、卻早已結下深厚法緣的家人們。慈濟人的無私和真誠,總讓我感受到如同回家般的安心與溫暖,我不自禁地在心裡湧出無限感恩與讚歎:「有慈濟大家庭,真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