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專欄


  • 七月吉祥月

    分享.釋德勘|整理.許純惠、劉秀觀、編輯組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未學佛前令人畏懼;學佛後聽聞上人開示,才明白七月是吉祥月,觀念轉化,生起正信。(攝影:王翠雲) 農曆七月是民間俗稱的「鬼月」。在未學佛之前...

  • 【法在日常-2006年隨師劄記】每一刻,都是人間菩薩延伸的開始

    文.釋德澡 被大家「圓圓」相扣的上人,就像一滴清水,那清水所釋放的撼動願力,漣漪帶動漣漪,盪漾出無盡無邊的漣漪,最終匯入遼闊清澈的大海。(攝影:鄭春金) 陽光普照的早晨,上人台中行腳的第一站來到烏日共修處...

  • 因緣,各自因緣、共同因緣

    分享.釋德寧|整理.陳怡霖、劉秀觀、編輯組 我們常說「因緣、因緣」,其實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是依循各自的因緣而來。然而,我們也有共同的因緣,那就是一起走入慈濟、共行菩薩道。 難行能行的菩薩道 佛陀時代九萬...

  • 【法在日常-2006年隨師劄記】飄洋過海的大愛

    文.釋德澡 慈濟40周年慶,豐原靜思堂「見證慈悲、深耕人文」靜態展;會場展出「法影一世紀」印順導師百歲嵩壽特展。(2006/04/21;攝影:陳正忠) 行行復行行,5月26日上午,上人慈悲的腳印已踏過烏日共修處、東區環保站、...

  • 【法在日常-2005年隨師劄記】會說法的石頭

    文.釋德澡 與石頭心靈對話 台中慈濟志業園區景觀,以花草做成的慈濟標誌。(攝影:陳鎮嘉) 多日不見,台中慈濟志業園區第一期工程的大門周圍變得賞心悅目了!原本平凡的石頭,在這裡變成了主角,成為大家討論和研究的...

  • 知苦惜福 植福於來世

    分享.釋德瑝|整理.周依璇、劉萃芬、編輯組 上人教導我們要惜福愛物,每一口飯都要「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我們不但要感恩今生有福報能助人,更要植福於下輩子。 福報與共業 每一個時刻,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即便是...

  • 【法在日常】荷擔法藏 本願不忘──《法在日常妙用中》自序

    文.釋德澡 證嚴上人曾說:「會說話、會寫字,就會寫文章。」上人鼓勵人人都是人文真善美志工,「人文真善美所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為後代的法華著述。」而「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為慈濟立藏經」,這是上...

  • 饑荒背後的苦難與呼喚

    分享.釋德傑|整理.林書柔 謝美雪、編輯組 上人告訴我們:「學佛,如果不知道世間事,就無法啟發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的心還在凡夫與菩薩的境界遊走,需要入人群見證世間的苦難,才能啟發內心,讓我們不斷地發菩提...

  • 【法在日常】勤修實做一甲子

    文.釋德澡 2025年7月15日清晨6時01分,靜思精舍德昭師父安詳圓寂,享壽91歲。(攝影:陳友朋) 二〇二五年七月十五日早上六點零一分,靜思精舍,人稱「二師兄」的德昭師父圓滿人生,享壽九十一歲。 早上清晨五點多,仍在臺...

  • 本草濟世,慈悲潤物──淨斯本草飲益群生

    分享.釋德劭|整理.李宜穎、顏吟修、編輯組 上人有感於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慈濟醫療團隊與靜思僧團共同研發了「淨斯本草飲」。上人常提醒:「草木皆有靈,有病就有藥醫。」希望我們能夠走向中西合療,來幫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