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筆記


  • 環保輔具大良福田 用心耕

    撰文/劉紹幸、陳麗英攝影/卓桂香 輔具平台不僅發揮硬體功能給予需要的人,同時也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而志工的愛心加乘,則是送給案家最好的希望與祝福。 歲末年終,是慈濟人最歡喜的時刻;歡喜大家庭又添丁,以及盼...

  • 我賺了「兩億」──口譯 & 筆譯

    撰文:紀孟賢 130人的口譯團隊,以海外家人為核心,主場2樓口譯平台志工20人,10多部筆電,每種語言筆電都需操作五種軟體。(圖片來源:高雄線上讀書會) 談到「翻譯」,一般人對這領域的人才都會自然地肅然起敬,...

  • 學習外語的最高門檻

    圖文/鄧如玉 江秋霖(右一)慷慨激昂地堅定立下心願:「我想要成為口譯、筆譯的大種子!我要將上人的法,宣揚到世界各地。」(左起:蘇紀豪、何敏滄、許樂仁) 一字排開並肩而坐的幾位男性,年齡層跨越老中青,各個都...

  • 年輕一點的,也已經六十幾歲了啦!

    撰文/鄧如玉 慈院志工陳惠馨(中)分享,醫療志工體系真的很有溫度,人稱寬寬師姊的資深醫療志工張陳烈貞八十多歲(右),蔡宜蓉也七十五歲左右(左),期待年輕人來接棒,用真誠的心來膚慰病患和陪伴家屬。(連線畫面截...

  • 做環保,月賺三萬

    撰文/張貽翔 今年證嚴上人第一階段的歲末祝福行腳來到了高雄,十月二十一日上午,環保菩薩與上人的溫馨座談,就在上人輕輕地說「好久不見」之後展開...... 環保菩薩的一念心,秉持著靜思家風「克己、克勤、克儉、克難...

  • 愛在蔓延~心頭的那盞「光明燈」

    撰文/紀孟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一年了,猶記去年歲末祝福時,人文推廣團隊邀請靜思書軒入校園的各中小學校長前來分享,談及書軒進入校園所帶來的善效應。校長們侃侃而談,除了感謝慈濟志工,最感謝的是上人對教...

  • 莫讓人生出現「呆帳」

    撰文/魏玉縣 中區「遇見幸福感恩音樂會」,8月27日首次在東大園區戶外大草坪舉辦,許多志工紛紛邀約會眾前往參加。(攝影/羅勇輝) 2022年8月27日午後,初秋的東北季風輕拂過大肚山脈,吹進位在山麓的慈濟東大園區。雖然...

  • 上人的慈善研究室

    撰文∕徐翠苓(花蓮) 證嚴上人親率委員搭乘一部遊覽車進行年度環島訪貧工作。(圖片來源:佛教慈濟基金會版權所有) 9月12日上午的「慈濟歷史溯源」,文史處同仁帶著大家回溯到1976年12月4日。 這一天,上人率同花蓮慈濟委...

  • 「黑金剛」絲瓜 也能造福

    撰文/魏玉縣攝影/魏玉縣 林麗娟 「上人,您知道嗎?土豆(花生)有『黑金剛』,菜瓜(絲瓜)也有『黑金剛』喔!」2022年8月30日上午,臺中區志工魏淑美跟著組隊,回到靜思精舍跟上人溫馨座談,她跟上人這樣說。 「黑金剛...

  • 上人募了十五個會員

    撰文∕徐翠苓(花蓮)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您的一分力量,都是永不乾枯的一滴水。(攝影:陳冠霖) 「五十六年前,我的師父印順導師,要我到嘉義『妙雲蘭若』承擔住持;花蓮一群婦女寫信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