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
-
心的高度
撰文‧繪圖/梁玉燕 去年12月底,朋友邀外子和我去了一趟「零疫情」的前線戰地--金門。我是第二度造訪,帶著舊地重遊的興奮感。對於水頭聚落、得月樓、總兵署、翟山坑道、建功嶼、浯江書院、烈嶼等地,存有美好印象。...
-
點滴細微愛
撰文:寧蓉(明靜) 攝影:周幸弘 拜讀完彰化曾淑珍師姊〈父親與麻雀〉一文,感覺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莫名感動在迴盪。 淑珍師姊在文中,用情至深地回憶務農的父親生前,愛生護生的點點滴滴細微愛。 她寫到:「在我小時...
-
媽媽的龍眼樹
撰文:林淳真(台北) 圖片來源:iStock 看到結實纍纍的龍眼樹,就想起親愛的媽媽。 每到龍眼季,我最喜歡回家先摘一把,大飽口福後才踏進家門。那種站在樹下邊摘邊吃,嘴裡咬一顆,手裡剝著另一顆,眼睛再搜尋樹上那顆最...
-
父親與麻雀
撰文/曾淑珍(彰化) 圖片來源:https://cc0.wfublog.com/ 上人説六道眾生皆有「如是性」,同樣有真實如來的本性;所以佛陀説「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只是形態、習性不同。 這讓我回憶起已往生的父親,在我年幼...
-
甘願做 歡喜受
撰文:陳怡霖(桃園)攝影:陳靜惠 總想著有一天,定要打掃過年時未掃的後陽台,只是一直提不起勁。昨日到埤塘散步,返家後右膝蓋疼痛不已,休息一晚稍稍緩解,決定今日在家休息。 一早醒來,做完例行事務後,思忖著...
-
再見面 依然還是一家人
撰文、圖片提供:張翎慧(彰化) 「今程,我是翎慧。你要放下、放輕鬆,這輩子已經緣盡,記得看到光要跟著菩薩走,不要回頭。若有來世,我願以最虔誠的心祝福你......」 這是我和你最後的道別與祝福。感恩你引領我認識你...
-
每一天都很重要
撰文:靜 淇攝影:黃宗保 生命短暫如草露,一天八萬六千四百秒,秒秒都不能空過;把握「每一天」,可以成就人生,若要等到「有一天」,或許會抱憾終生。 接到老同事太太的電話,才知道同事因肺癌在上週往生了。當下的...
-
拔苦與樂
撰文:陳怡霖(桃園) 今天中午著手料理冰箱內最後一條山苦瓜,利用刷子輕輕地在水龍頭下刷洗,接著去頭去尾,對半切開。因為喜愛瓜囊軟嫩的口感,我從不將它們剔除。 但問題來了,留下瓜囊勢必會有瓜籽存在其中,吃飯...
-
這不是一本閒書──《鰻》初讀粗學草記
圖文:張新舟 陳宗文先生(前排左一)所著的《鰻》一書,獨具特色的文體內容,讓人美善了心靈素養,又增廣了知識見聞。 這本《鰻》不是「閒書」! 五、六十年前,雖然文藝風盛,但台灣最首重的是民生經濟科技的發展。 散...
-
等您回來掌櫃
撰文/張貽翔(高雄) 爾杰師兄就像是高雄線上讀書會直播團隊的「大掌櫃」,只要有他在,大家都心安了。(攝影:周幸弘) 平常不太熬夜的我,不知為何,昨晚一直到了子夜仍然沒有睡意,突然收到姜主任傳來訊息:「事出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