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腳的鞋子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純霞(花蓮)
攝影/陳靜惠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穿上了太多不合腳的鞋子,讓「腳」不合鞋;「心」也經不意地穿上了太多不合腳的鞋,讓「心」感到壓迫。

一列火車停靠月台,一對盛裝的老夫妻從車廂一前一後走下來。老先生走在前,老太太一拐一拐地走在後頭。走近月台座椅,坐了下來。

老太太彎下腰,脫下左腳的鞋子。原來那只鞋,鞋底已經「開花」了,剩下鞋尖連著一點點鞋面。所以她走起路來,左腳拖著開開合合的鞋子前行。

她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起身繼續往前走了幾步路,又停住,看起來是極度不舒服。

同時在月台上候車的我,關注到這對老夫妻,想到行李箱裡有一雙夾腳拖,於是拿起拖鞋,快步向前。

「我這兒有一雙拖鞋,要不要先換上?等出月台後,再去買一雙合腳的鞋子?」我問老太太。

她面對突如其來的關心,秒閃了一下,露出驚喜的眼神,及靦腆的笑容,説:「我們從台北下來,要去喝喜酒。這雙鞋太久沒穿了,没想到上火車後才覺得太緊。更慘的是,鞋子竟然在車上掉了底!」

她一邊道謝,同時迅速地換上了夾腳拖鞋,並在地上踩了兩三下,露出了輕鬆的笑容,致意後歡喜的步出月台。看著她優雅的背影,及輕鬆的步伐,我心裡也跟著輕快。

老太太的背影,讓我想起,曾經看過印度哲學家奧修的著作《當鞋子合腳時》,書裡點出,「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遺忘了!」書裡例舉:「一朵花,不需努力,就能開花!」大自然的運行,順應自然,不需強求。

反觀自省,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穿上了太多不合腳的鞋子,讓「腳」不合鞋;「心」也經不意地穿上了太多不合腳的鞋,讓「心」感到壓迫。

曾經有一位訪客問我,「為什麼慈濟志工做那麼多的事情,出錢、出力,卻總是聽到他們說『賺歡喜』?」

「因為志工在付出的同時,慢慢地找到『合腳的鞋子』。在團體中,可以揮灑生命的彩筆,越做越『忘我』,當然就會起歡喜心,這是一種次第的修煉。」我回答。

「慈濟如同開了一家大鞋店鋪了!」訪客頻頻點頭,並笑稱著。

「我們是廣開『用心』領會的心靈大門。」

上人說:「甘願做,歡喜受。」起甘願心,就會「自然」找到合腳的鞋子,就不起煩惱。

一雙雙合腳的鞋子,都在日常中,等待您、我用心體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