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

0觀看次
A- A+

文.劉雲雀(花蓮)

110年統測國文寫作題目──「不好意思」。內容舉出四種「不好意思」的情境表達,涵蓋了謙虛、詢問、拒絕與道歉。在不同的情境下,聽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重要的是,如何根據不同的情境與對象,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才能避免誤解。

生活中「不好意思」的文化,同樣意涵了簡單的道歉,並承載著歉意、過意不去、尊重與禮貌的社交行為。

「不好意思」承載著歉意、尊重與禮貌,同是生活中的社交禮儀。(攝影:蕭嘉明) 

這個月輪到建華協力組負責花蓮環保站香積,正值寒假期間,我其實可以參與,但想到還有二項課程尚未規劃完成,便遲遲沒有報名。一日忽然想起年前腳踏車後輪爆胎,至今還未修理,於是念頭一閃,何不順著當香積志工的因緣,到環保站請師兄幫忙修理呢?

考慮到我的轎車無法裝進腳踏車,勢必要牽著前往。而家離環保站有二公里多,萬一修車的師兄不在,覺得此法不甚理想。想想,還是先詢問熟悉環保站修腳踏車情況的志工林新美。結果,電話一聯繫,她馬上來到我家,帶著我和腳踏車上了她的車。

順著當香積志工的因緣,前往環保站請師兄幫忙修理爆胎的腳踏車後輪。(攝影:朱恆民)

坐上車後,我非常感動地說:「不好意思,讓您跑這一趟。」

「別這麼說,反正今天沒勤務,到環保站做志工,正解決沒做慈濟的『心苦』,要感恩您,現在我很快樂!」林新美咬了一口饅頭,說:「不好意思,我帶早餐車上吃。」

「該是我不好意思,讓您帶著早餐出門,沒能在家好好用早餐。」

到了修車處,一位師兄熱情地接下車子,在詢問車況後,告知要一些時間。我回道:「不急!今天當香積志工,不好意思,要煩勞您了!」

花蓮市中央路環保站,志工們忙碌於資源回收與腳踏車維修。(攝影:陳毅麟)

接著來到廚房,大家見到不常出現的我,熱情地招呼寒暄。這個志工給我巧克力,那個志工給我米香,氣氛十分歡樂,如同年節家聚的情景,讓我忘了剛才走向廚房時,因為遲到而感到不好意思的心情。

歡樂中,看到之前住進加護病房的志工林玉珠也來了,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一向羞於表達感情的我,這次卻很自然地牽起她的手,感恩地說:「我很高興看到您!」林玉珠慢慢地說:「不好意思,我沒能做多少喔!」一旁的志工馬上接話:「您能來給我們看,就很棒了!」看到她健康,心中莫名的感恩,這就是所謂法親之情吧!

在歡聚的廚房裡,志工們溫暖地送上米香與巧克力,氣氛如同年節家聚,讓我瞬間忘卻了遲到的不好意思。(攝影:白崑廷)

不久,一位志工請我到血壓站支援,值勤的是資深志工吳玉鶴,她先請我量自己的血壓,並說明志工量血壓的重要性。空檔間,我們聊了許多,突然覺得有些熱,便順手脫帽,但瞬間又戴了回去(想遮住年前剪了的短髮)。

「不好意思,為了快速整理,剪了短髮。」我笑著解釋。

吳玉鶴當即回應:「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何況都做(剪)了!」

這句話點醒了我,不需多為此事說明外,也在這一瞬間,找到了一直不知如何回覆line訊息的答案......

吳玉鶴師姊(後排右)的話點醒了我:「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意指在這分無悔的奉獻中,心境自然開朗,無需多言。(攝影:鄭啟聰)

話說,與志工靜修互加line後,我先傳了貼圖,後又傳了幾個資料,但久久沒看到「已讀」,只好先擱著。

到了年初一,我試著傳一個新年快樂的貼圖。沒想到初五那天,靜修不僅已讀,還回傳了祝福的貼圖,讓我非常驚喜!

靜修回覆:「不好意思,這次去四川時間較長,回來後忙著精舍事,沒及時看line。」

我心想,她這麼忙,且忙的都是慈濟事,根本不需要向我說「不好意思」。由於當時想著該如何回覆,但始終想不出適合的話,便暫時打住。這下子,我終於可以回覆:「師姊好!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

在慈濟的道路上,每一位志工都默默奉獻,不求回報。即使忙碌於慈濟事,也無需道歉,因為這分使命心中自有光芒。(攝影:魏國林)

很巧的是,隔天當我踏進花蓮慈院靜心閱讀空間時,志工郭雪香一看到我,就說:「不好意思,昨天讓您家師兄麻煩了......」

我很順口地回應:「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

很妙的是,她竟然也順口接道:「是喔!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也是啦!已經做了就做了。」

人人本具清淨佛性,透過「學」與「覺」,逐漸洗去煩惱,讓佛性得以顯現。(攝影:余永源)

上人說,人人本具清淨佛性,但是長久以來,受無明煩惱蒙蔽,必須接受教育,從「學」到「覺」。正如靜思小語:「以單純清淨的赤子之心,不斷『學』習,才能看『見』道理,讓佛性『覺』醒。」

所以,「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的意思是,「慈濟事,做就對了」;即使做錯,只需更正,不需多加解釋。「做中學,學中覺」,走在慈濟菩薩道上。做慈濟,沒有不好意思,期許自己在2025新的一年,如歲末祝福語──正念勤修學與覺,精進力行菩薩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