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與我想像的不一樣

0觀看次
A- A+

文.蔣淑鈴(新竹)

當我們所認為的貧窮困苦,與親眼所見的現況有著天壤之別時,才猛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與我想像的不一樣。

當我們所認為的貧窮困苦,與親眼所見有所天壤之別時,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與我想像的不一樣。(攝影:莊煌明)

我隨著輔具團隊一同前往南寮,協助一位案家清理居家環境。一踏進屋內,一股股惱人氣息撲面而來,彷彿掉入時光機,來到與這世界平行的國度。隨著大夥同心協力,當雜物一包包被清出時,思緒也不禁跟著混亂;這時,我想起上人曾云:「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案主的囤物症,應是曾走過物質匱乏的年代,進而透過大量物品的堆積,讓空虛的心靈得到救贖與慰藉。而此低收入戶個案,雖然大量乾貨物資源源不斷湧入,但行動不便的她,實際所需、所用有限,最終過期的物資堆滿一地。

囤物症源自曾經經歷物質匱乏,透過堆積物品來填補空虛的心靈,尋求救贖與慰藉。(僅為示意圖,攝影:陳慧華)

透過手心向下,才能真正領悟見苦知福;除了知福、惜福,還要再造福。而「給予」需有智慧,對個案提供實際的援助才是關鍵,例如定時送餐,理應比單純提供乾貨更能契合個案實際需求。

未來,我希望能帶孩子同來共襄盛舉。由於孩子成長在富裕的年代,習慣了手心向上的「得」,卻忽略了手心下向的「捨」,唯有實際參與,才能真正體會知福與感恩。

有時想想,人不帶一物而來,亦將不帶一物而去,紛擾的世界,你爭我奪的鬥亂,無明蒙蔽了我們的清淨本性,無論擁有再多,最後也只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透過利他的行動,不僅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喜悅,也唯有利他,才能讓世界更加祥和。

透過利他的行動,不僅讓心靈充滿喜悅,也只有利他,才能讓世界更加祥和。(攝影:莊煌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