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羿專欄


  • 黃金受—將此身心奉慈濟

    (撰文 /陳美羿) 大約三十年前,我在慈濟月刊專欄寫了一篇文章「慈誠鐵金剛」,主角就是黃金受。三十多年來,黃金受一直是精進、不退轉的「慈誠鐵金剛」,到他生命終了,他仍堅持一貫的初衷。 黃金受跟我同年,早年...

  • 仰之彌高 追憶師公(一)

    撰文 /陳美羿;攝影/白崑廷 師公 民國七十五年夏天,因為祖父中風,學生家長介紹我到山上佛堂去求大悲水, 而初次接觸佛法。 那時,性廣法師在慈航堂為常住眾開講《成佛之道》,我請求旁聽。就這樣, 法喜充滿的聽...

  • 生不如死

    (撰文/陳美羿;攝影/陳亦珍) 一九八九年,慈濟二十三周年慶的當天,花蓮靜思精舍來了好多人。 突然,何國慶師兄大聲的喊我:快來!來聽故事! 我趕緊跑過去,在花園邊上的大石頭上坐下來。何國慶說:這位是思齊師...

  • 上人請合掌

    (撰文/陳美羿、攝影/潘彥同) 上人外出行腳時,每到一個園區,常會抽空到環保站或廚房大寮,探望默默工作的老菩薩們。毫無預警地看到上人突然出現,大家都驚喜萬分,紛紛放下工作,前來頂禮或問訊。 記得有一次在...

  • 「洗衣服」?

    (撰文/陳美羿;攝影/白崑廷) 三十多年前吧,有位企業家來精舍吃飯,他對餐桌上的小水壺很好奇,問是做什麼用的? 我說是吃過飯後涮碗盤用的,把殘留在碗盤上的米粥或油,涮一涮再喝下去。一則餐具比較好洗;再則...

  • 盡一位母親的所能,去愛 ——孫理蓮與芥菜種會(下)

    (撰文/葉子豪;攝影/周幸弘) 【他是我的同胞】 「山地人擁著來,大約每天五百人,都是走很遠的路來的。一個人的心,會因為極度同情他們而撕裂般地悲痛——大大敞露的傷處、深深的膿瘡、無人照顧的傷口,氣管...

  • 盡一位母親的所能,去愛——孫理蓮與芥菜種會(上)

    (撰文/葉子豪;攝影/周幸弘) 一旦置身於世上困苦的人們之中,你就永遠離不開了,你會和他們同行——他們的缺乏成為你的缺乏,他們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們的難題也是你的難題,他們撫育子女的重擔也成了你的...

  • 孫理蓮——親愛的美國奶奶

    (撰文/陳美羿;製圖/編輯部) 日前在大愛年度劇展看「頂坡角上的家」,那是講收容痲瘋病人的樂生療養院的故事。我跟樂生認識有三十多年了,也曾經發動筆耕好手為樂生的菩薩出過一本專書,短短一年多,創造了了三十多刷...

  • 雞婆也不錯

    (撰文/陳美羿;攝影/周幸弘) 坐上計程車,從中央後視鏡裡看那年輕的司機先生,面無表情。於是我找話題說:「最近涼爽多了。」他不吭聲,一付酷酷的樣子。 這時一輛自用車飛快的超車,因為挨得太近,把計程車的後...

  • 賣花女

    (撰文/陳美羿;攝影/白崑廷) 那天雨下得很大。 遠遠的,我看見十字路口有一個穿著雨衣的身影,挨近一部一部的汽車。我心裡想著:「下這麼大的雨,怎麼還有人在發廣告函?」 等靠近一點我才發現,那是一個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