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


  • 石頭與軟玉

    攝影/楊國華 雖然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易與塵境相合而造惡業;但五根也有增上力量,善加運用,就能為自我生命創造出價值。 一名年輕比丘跟隨師父修行,常問師父:人生的價值為何?一日,師父拿出一顆石頭,要...

  • 日本盤珪禪師

    攝影/周幸弘 在日本有個佛教的故事: 有一位盤珪禪師,他一向都是抱著誠正的態度來改革人生、淨化人心,他不但開講座說法,也常常走入社會,布施財物給貧困的眾生,所以貧困的人得到他的救濟,富有的人得到他的教育...

  • 鴦掘摩的考驗

    攝影/陳靜惠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後,知道過去所做的惡業必定要接受上天的磨難,於是請求佛陀給他一段時間,接受身心的考驗。 他獨自前往荒郊野外,無畏於日曬、雨淋、風吹,在樹下...

  • 鴦掘摩的本生事

    攝影/周幸弘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被一陣亂棍活活打死後,死訊傳到佛陀耳中,「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啊!」慨嘆之餘,佛陀對眾比丘們提起鴦掘摩過去無數劫前的本生事── 在古老的印度,有個年輕的太子,國王...

  • 千指串殺人魔

    攝影 / 徐郁茜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有位名叫鴦掘摩的年輕人,他慕道心切,拜了一個外道修鍊升天之道。三年後,外道告訴他,如果能在四十九天內,割取一千人的手指串成「千指指鬘」,這股力量一定能保證他升天。謹奉師...

  • 蠢動含靈皆平等,清淨正直無分別

    攝影/陳亦珍 有些人總以形象來分別身分的高低,而佛陀是最平等的教育家,佛教中有個故事這麼說:有一次佛在舍衛國講經,前來聽法的人都是社會上的高階層人物,有國王、大臣,也有長者,他們都很尊重佛陀。 有一天佛...

  • 惡業不離「欲」字

    在佛經裡有一段故事,過去有一位菩薩,這位覺有情者對道理很清楚、很明白,在人群中為人群付出。這位外表看起來是凡夫,以勞力為生,專門在搬運很重的東西,很多勞苦的工作,他都很歡喜去承擔,去付出。 有一天,經...

  • 存善念 息煩惱

    攝影/白崑廷 世間的欲念有善惡兩種,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開世間的一切;若起惡念則人生方向就會偏差,因此產生了煩惱。 有一次,佛陀來到一個小鎮說法,有位富翁也和鎮上的許多人一樣,虔誠地聆聽佛陀宣說人...

  • 女人的清淨之愛

    攝影/白崑廷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團三五成群,正在討論城裡發生的一件事──前幾天,一群人在森林裡遇到三個強盜,在他們合力反抗下,強盜因無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追到樹林,卻只見三位農夫在那兒做事。他們...

  • 入圓教,發大乘心巧度眾生

    攝影/陳亦珍 佛世時代,佛陀說起《本生經》種種的因緣,其中一生就是在維耶離國的地方,有一尊佛來到這個國家要度化眾生。 這當中,有一位長者來到佛前,很虔誠的頂禮膜拜,向佛請求說:「佛陀,您能給我三個月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