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
-
佛陀、阿難與貧婆結不同的緣攝影/白崑廷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貧窮的老婆婆,每次只要看到佛陀帶領僧團走來,總是繞道躲避。佛陀便請阿難去度化她。阿難尊者疑惑:「佛有莊嚴三十二相,哪有不能調伏的眾生呢?」 佛陀說:「這老婆婆與你有緣,需...
-
為什麼阿難與佛陀特別投緣?攝影/白崑廷 佛陀這麼多弟子裡,為什麼阿難與佛陀特別投緣?佛陀所說的每一句話,阿難都能聞一知十,如此善解佛意,是何因緣?這是因為阿難與佛陀的「深緣」。 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位比丘,嚴厲教導一位沙彌。沙彌每...
-
仁慈的種子攝影/陳亦珍 很久以前,有一位小沙彌跟一位得道高僧出家,小沙彌孝順聽從,奉侍至誠。 有一天,這位高僧看出小沙彌七日後必死,內心非常難過。於是,高僧把小沙彌叫來說:「小沙彌,你很久沒有回家看你母親了,今天...
-
黃帝與牧童《莊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敘述黃帝問路的故事。黃帝與六位賢士去訪問一位修道的隱士,在山上迷了路,當時,正好看到一位牧童在放牛、牧馬。 他們就問牧童說:「具茨山要往哪裡走?我們要找一位大隗隱者的住...
-
三公里與五公里攝影/陳亦珍 有位師姊因為罹患癌症在醫院治療中,但她每天早上請假到園區做志工,下午再回醫院去。告訴她有病在身,要好好休息,不要太累。但她回答,人歡喜就是在休息,在園區手腳可以運動,又有一群志工與她歡喜...
-
窮人的綾羅綢緞攝影/吳碧華 我們的心好像一面明鏡,心鏡擦拭得清清朗朗,才能將外境映照得清楚分明;偏偏凡夫心鏡多蒙塵垢,所映照出的外境自然就是一片的迷濛。而貪念,就如塵埃一樣會蒙蔽鏡面,無法現出境界的真相。其實,想要...
-
兩頭損失的漁夫攝影:周幸弘 從前,在一個漁村裡,住著一群忠厚、老實的村民。有位漁夫帶著兒子到湖畔去釣魚,他把釣鉤扔進湖底,等了一會兒,覺得手中的釣竿異常沈重,漁夫高興著,以為可能大魚上鉤了。心想,這湖中有這麼多魚,...
-
插艾草的故事唐朝末年發生黃巾之亂,為首的人名叫黃巢,由於他出身貧窮,又值當時的社會貧富差距很大,有些貪官污吏,又時時聽聞有官商勾結的情事發生,使得他更嫉惡如仇,於是他糾結一群人,開始「劫富濟貧」,殺死了很多人,...
-
賭徒的迷惘攝影/白崑廷 俗話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人的觀念有時會偏差,剛開始也許差異很微細,連自己都不易察覺,以致不斷地造作,直到覺醒時,後悔、懊惱已來不及了。在希臘,有位卅多歲的男子,本來年輕有為,不知...
-
日本的劍道家慈濟技術學院(慈濟科技大學前身)2014年校慶活動,海外姊妹校日本愛知學泉大學學生表演劍道,讓大家了解日本傳統文化。 日本有一位父親,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兒子成為成功的劍道家,所以把兒子介紹到身為劍道名家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