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


  • 追求公平 總是求一缺九

    攝影/陳亦珍 佛經裏有一段故事──一位家財萬貫的長者在臨終前,交代族裏一位長老為他分配遺產給兩個兒子。這位長老心想:「財產如果沒有公平分配,兩兄弟都會有話說。」 為了公平分配,這位長老想到一個方法──將...

  • 啞巴和尚的故事

    攝影/白崑廷 古時候,據說安徽省境內有一個名叫「彩石磯」的地方,它的地名來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那個地方曾有好長一段時間乾旱無雨,井水陸續乾涸,連長江也漸漸變成細流。村民們為了取水,必須越過數十里如沙...

  • 貪心的小豹

    有一群年輕人,他們原是貴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時生活富裕又隨心所欲,只因聽到佛陀講經說法,一時感動就相約出家。他們在僧團一段時間後,因為過不慣嚴謹清淨的修行生活,開始心浮氣躁,並經常聚在一起談論過去的...

  • 琉璃王滅釋迦族的因緣

    攝影/白崑廷 自古以來,聖賢對人的教育都是談一念心,「人心」如果充盈了愛,及時化解怨與恨,世間就充滿祥和幸福。 有一則關於佛陀在世時的公案──佛陀成道後,回到迦毘羅衛國向人民說法。當時的釋迦族人自認至高...

  • 專心無雜成就妙法的摩陀大師

    攝影/白崑廷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摩陀山」,這座山名的由來很特別。據說有一位老師父於山中古寺收了一名徒弟,這位弟子雖長得很福相又很清秀,似乎很有智慧,卻是正好相反。老師父很用心、耐心地教他經文,但教前...

  • 專心無雜成就妙法的摩陀大師

    攝影/白崑廷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摩陀山」,這座山名的由來很特別。據說有一位老師父於山中古寺收了一名徒弟,這位弟子雖長得很福相又很清秀,似乎很有智慧,卻是正好相反。老師父很用心、耐心地教他經文,但教前...

  • 王子與仙人

    攝影:白崑廷 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個國家的王子,他生性嫉妒,對人總是心存怨恨,不論別人多麼愛護他,他都沒有一點的感恩心,對人更無絲毫愛護之意。隨著年紀增長,他的嫉妒怨恨和瞋怒也同時增長,但大家都是敢怒...

  • 入地獄行大悲的地藏菩薩

    攝影/陳慶雄 佛陀住世時,有大悲觀音、大智文殊、大願地藏、大行普賢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直到佛陀滅度後,他們還是本著那分悲智願行,不斷顯跡人間,救度眾生。而中國的四大名山──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九...

  • 執相而求的供僧

    攝影/陳亦珍 《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明執相而求容易顛倒迷惑,無法與清淨平等的佛心相應。 佛典中有則故事——一位居士平日敬仰三寶,時常禮拜文殊菩薩,每每...

  • 罽那畫師供僧

    攝影/陳亦珍 布施有很多種,能夠做到不著相才是清淨施。過去有位畫師叫做罽那,他在異國工作十二年後準備回鄉。途中,他參加了一場法會並聆聽法師講經說法,因而起了歡喜心,便來到寺院請問知客師父,寺院有多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