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說故事


  • 驕傲的猴子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論是言語動作或待人接物都要很謹慎,就像在學走路的人,一個腳步都不可踏錯,方向也不能有一點偏差,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在一座深山裡有一群猴子,相處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

  • 守財奴轉世的「乞兒」

    攝影/陳亦珍 佛陀在世時,曾在迦毗羅衛國說法,城裡有一位長者雖然有錢卻視財如命,只要看到出家人就趕緊把門關起來,不願布施供養;如果有乞丐乞食,也是閉門拒絕,活像個守財奴。當長者漸漸年邁,有一天他對兒子...

  • 智慧與煩惱

    攝影/白崑廷 智慧與煩惱就如天平的兩端──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若輕一點,就能增加智慧。倘若能敞開心胸,多去關懷社會人群,內心就沒有空間裝載煩惱。修行就是要學習去除煩惱,讓自己擁有平靜的心。心...

  • 浣衣者與鍛金師

    攝影/白崑廷 在佛陀的僧團中,有多位隨佛修行多年、智慧高深的大比丘,他們與大眾共同生活、接受佛陀教化,也會指引新進者找到最適合的修行方法。其中,舍利弗尊者及目犍連尊者彼此是同參好友,有許多人受到他們度...

  • 獵人與老和尚

    攝影/白崑廷 「戒」就是規矩,要預防非分的念頭與行為,才不會產生錯誤,傷害我們的心身,所以「戒」可以提醒、保護我們。但有人卻認為:何必要守戒?只要對自己有利,為了生活,很多時候是無法守戒的,所以聽了再...

  • 鳥王巧智救鴿群

    有一隻鳥王率領著五百隻鴿鳥在城外覓食;一不小心,鳥群越過了界線,飛到國王的園子裡。國王聽說有一群鴿鳥棲息在花園,心想,五百隻鴿鳥齊聚的畫面多麼難得一見啊!於是便要僕役們在園子上方張開羅網,待鳥群飛起...

  • 阿桶伯與相欠債的孩子

    攝影/白崑廷 年少時,父親的一些老朋友,常到家中泡茶聊天。有次,一位人稱阿桶伯的長輩,垂頭喪氣地來訪。父親與朋友們都安慰道:「知道你難免難過,但要看開才好。」 原來阿桶伯夫妻倆膝下無子,便向兄弟過繼孩子...

  • 大地萬物皆有用

    攝影/白崑廷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還有一位自大驕傲的小沙彌。這位驕傲的小沙彌,常以為自己的才智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比不上他,甚至是無用之人。 聰明的小沙彌想讓他明白「大地萬...

  • 鳥獸報恩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討論修行的方法,其中一位比丘說:「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任怨地為五百位婆羅門修行者張羅飲食,並且將道場布置得很整潔,讓這五百人無後顧之憂地...

  • 一切度佛問志向

    攝影/周幸弘 佛世時,僧眾日日到城中托缽,再回修行地聽佛說法。某日,佛陀與眾分享,托缽時見城中百姓生活樂利,婦女在家中烹煮飲食,把握因緣布施;就連在戶外玩耍的孩童,見佛及僧眾前來,亦是虔誠禮敬。 「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