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筆記
-
資深委員回娘家
撰文/王鳳娥 常住師父種水稻。圖:德慈師父與陳貞如師姊(靜智)到田裡巡視秧苗,並將秧苗插正。 早期,跟著上人一起打拚做慈濟,也是協助上人創辦慈濟月刊的五號委員靜智(陳貞如),10月26日下午,來到會客室和上人...
-
一顆球的魅力
撰文/林純霞;攝影/徐金生、慈籃家族網站、駱進錄 一顆籃球,可以讓「一個人」改變脾氣,可以讓「一個家庭」營造和樂,可以讓「一千個家庭」為了愛,組成籃球「家族」。這個家族,正在社區各角落,繼續「運」球,「孕...
-
向大自然學習永續之道
撰文/張文黛;攝影/陳世堯 「人類與猩猩像嗎?」兩者的DNA相似度有98.8%,而人具有獨立與複雜的思考及工作能力,卻是猩猩所沒有的。雖然只差一點點,但兩者就是天壤之別。 就像證嚴上人常常告訴弟子,人生的方向要準確,...
-
開卷有益—馬來西亞連線
撰文/林雪儒(慈原);圖片來源:freepik 疫情期間許多的社交生活,志工活動都暫停了,上人期許大家在疫情期間多聞法品書,聞法有益身心。 馬來西亞的志工珊珊表示,整個大馬的品書會已經四百四十一個,「遍地開花」了...
-
「疫」起募心募愛
撰文/黃素貞;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靜謐的會客室裡,慈濟人文志業主管正在向上人報告大愛台節目異動的內容。 合心精進長姚仁祿分享「病毒可以傳染,愛也可以傳染」系列短片,影片裡講述的是逃難至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
-
網路代替馬路的遠距門診
撰文/王鳳娥;圖片來源:freepik.com 今年5月,在政府宣布疫情三級警戒之下,花蓮慈濟醫院為讓病人減少移動,推出「遠距門診」,改變以往看病要和醫生面對面的方式。 10月20日早上,慈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向上人分享,從5...
-
八年勤耕耘 法髓遍全球
撰文/陳美羿 高雄線上讀書會,拜科技之賜,讓全世界都「看見」了。 這一天,在上人座前,耕耘這塊大福田的呂美雲,首先談起幾次上線的失誤和困難,幸好在團隊和資訊處的支持下,得以驚險過關。 上人在2020年四月慈示,...
-
拔河的年代
撰文/林慈緣;圖片來源:freepik2021.10.22 「拜託您,喝一口水、一口水就好......」高雄慈濟志工在城中城大樓火警的現場,陪伴著多時未進滴水的家屬,連哄苦勸的貼身照顧著家屬;然而,在烈火中,火場裡的親人正面臨「生死...
-
上人也需要法親關懷
撰文/王鳳娥;攝影/黃英喬2021.10.20 重陽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醫療團隊結合社區志工和精舍師父,對年長、身體有病的慈濟志工做法親關懷。10月20日上午,醫護團隊和志工在向上人的報告分享中,有令人感動的,也有很不捨的...
-
嘉義疫情送溫暖 雲端推素展創意
撰文/劉麗美;攝影/陳亦珍 「大家都好嗎?」「好!」一句輕柔的問候,溫暖了師徒間長時的思念,也安住了每個人的心。 七月,原本是證嚴上人行腳的日子,卻因疫情而停止,但透過雲端科技,證嚴上人與嘉義區志工視訊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