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天地寬

0觀看次
A- A+

日期:11月9日
地點:桃園靜思堂
撰文/蔡白球;攝影/陳世堯

行善就夠了嗎?

「承擔就是一種負擔,每次勤務一來,就要回報名單,有點煩,我只想做善事就好了。」李君能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也加入志工,承擔協力隊長,對於繁瑣的勤務內容,心有排斥,因而萌生退意......

一次德懷師父來到桃園溫馨座談,問大眾︰「師兄有沒有薰法香?」他回想自己從2011年受證後,認為只要行善就好,因此很少晨鐘起薰法香。適巧《靜思法髓妙蓮華》一書出版,桃園品書會遍地開花,他也順理加入,透過彼此的分享,深深體悟到,慈濟的法髓就在內修與外行兼修,而自己只重視行善結好緣,缺少了聞法內修,才會做得滿心厭煩,「原來心中有法,就比較不會起煩惱心。」

在讀到《法華七喻》的〈衣珠喻〉︰「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原來自己就如那酒醉的人,身懷寶藏而不知。上人的法,就在啟發我們將那顆寶珠拿出來用,面對人事就不會過不去。

有法才有法度

同樣遇到人事而過不去的林純薇,因為嚮往慈濟團體的美而加入慈濟,2005年受證之後,才知道正是修行的開始。

當她還是志工的時候,參加兒童班活動,面對的都是天真無邪的孩童,孩子們的話,她都當作童言童語,真正承擔了活動組幹部,面對的都是大人,常被有些人無心的直言刺傷。

「為什麼這樣說我?」在一次活動勤務中,幾位志工當面指責她的活動流程安排,她忍住了,但活動一結束,當晚,她隻身開著車到山上,望著寂靜的星空,大聲吶喊:「為什麼?為什麼?」

為了不讓活動開天窗,整理好心情,她依然出現把勤務圓滿完成。眼尖的師姊,察覺她神色不對,與她分享一些經驗,純薇了解到自己該如何面對,讓心情歸位後,繼續往前走。

「我到底犯了哪些問題和錯誤,為什麼一直有這樣的聲音?」後來又碰到相同的問題,又是痛哭一場,沉澱後自問:「『忍』太難修了,我走不下去了,我要靜靜一個人。」於是拒絕任何勤務的邀請。

「為什麼很美的團體,越來越遠?」心裡的疑問不斷浮現在腦海中。很多道理,純薇了然於心,也知道修行就是要忍,但忍得很痛苦,直到一位師兄來電。

「妳休息夠了,趕快出來!」接到這位師兄電話,不得不出來參加活動,因為師兄德行俱佳,是純薇走慈濟路的典範。不久,葉玉美師姊很誠懇地邀請純薇加入剛成立的「品書會」。歷經多次的風雨,純薇心想,也許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讀到《靜思妙蓮華 法華七喻》的〈窮子喻〉381頁中提到︰「菩薩道,向內,法要入心,向外是要精進,還要不退轉、忍辱,菩薩立願上求下化。」每個字都打入她的心,自己就是因為法沒入心,所以一遇到境界,就無法忍,甚至退轉。

「我怎麼沒有早幾年精進聞法?」純薇很懊惱自己太不精進了,接下來的每一次品書會,純薇感覺大家分享的上人開示,好像都在說自己過去種種不對的想法,每次的導讀都讓她有不同的收穫。

「有法就有法度,沒有法就沒有法度」,應該要先觀自己、修自己,不是一直看別人的錯誤。一句熱誠的邀請,《靜思妙蓮華 法華七喻》成了她生命的渡舟,她不但馬上請購一套,且熱情的邀約好朋友一起加入品書會,她相信這套書中一定有更多的寶,等待她去探尋。

「說出心裡的話就對了,天地寬,沒有甚麼讓我們進不去的,有忍才叫做修行,要感恩心。」上人勉勵弟子,「期待要成為菩薩,善待菩薩,招呼菩薩,人人用愛相伴。」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