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子遺愛人間 雙親聲聲道感恩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麗雲

「去吧!去到你想去的地方,去吧!爸爸不再綁你了!」面對兒子的驟逝,年邁的父親忍住悲痛,語氣平和地向兒子道別,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遺憾,有誰能有如此寬宏的胸襟呢?

面對兒子的驟逝,許詩宏年邁的父親忍住悲痛,語氣平和地向兒子道別。(攝影/陳靜惠)

2021年10月23日,臺中市北屯區慈濟志工許詩宏,一如往常,每週六都到環保定點載回收,如此一做就是十年。負責任的他,雖然其他志工對他說,三個人一起出去載,一起搬運、省力也有伴,但他很客氣,堅持自己去載就可以了。

豈知無常就在轉瞬間,志工只聽到「碰」的一聲,轉頭一看,許詩宏已經摔落在地上,又自己慢慢地爬起來了,兩位志工問他有沒有怎麼樣?摔到哪裡?他都說:「沒事,我很好。」

要送他去醫院檢查,他也說:「我就沒事,為什麼要去醫院。」然後他去上洗手間,還對志工說,「我剛剛有吐了,已經沒事了,我可以的。」

「我可以的」,一向是許詩宏的口頭禪,不管任何勤務,他都勇於承擔,不推拖,也精進聞法。他喜歡來環保站,法親間可以培養感情,把做環保當成自己分內事,做得很歡喜,所以一句「我可以的」,讓法親好疼惜。

「我可以的」,一向是許詩宏的口頭禪,不管任何勤務,他都勇於承擔,不推拖,也精進聞法。(攝影/李威德)

大家真的認為他沒事,就出去載環保了,留下他在環保站休息。三點發生,約四點半,隊長賴玉柱聞訊,來到環保站關懷,第一句話就問他:「詩宏,你到底發生什麼事?」這時許詩宏已開始答非所問,他說:「我弟弟已經住院五十幾天了......」然後口吐白沫,整個人就倒下了。

隊長緊急叫救護車送至臺中慈濟醫院,經斷層掃描,腦內充滿血液與血塊,不得不馬上動手術。手術五個多小時後,一般來說腦壓應該會降低,但他仍居高不下。醫師建議再開一次刀,但是風險仍高,且有可能從此成為植物人,家屬幾經討論,最後許太太對醫師說:「不忍他再受苦了,不要再為他開刀了......」這對至親的家屬來說,是多麼艱難的決定,五十七歲的生命難道就這樣畫下休止符嗎?

慈濟人如家人般地時時陪伴家屬在側,給予無限的祝福、誦經祝禱,可是許詩宏的人生因緣,沒有人可阻擋,父母、妻子都有心理準備接受即將來到的事實,他們告訴醫院,願捨出許詩宏的大體,遺愛人間;但因他已動過腦顱手術,只適合器官捐贈。

器捐的前一天,他血壓很不穩定,家人一起為他打氣喊話。爸爸,對他說:「詩宏,從小到大你都沒有讓爸爸操煩,你是爸爸一百分的兒子,不管功課或是做什麼事情,你都是一百分,你是非常有責任感,爸爸有你這兒子真的是很幸運啊!」

媽媽也在旁,捏捏他的耳朵,說:「小時候你最喜歡媽媽抱著你,捏你的耳朵,你就睡著了。」妹妹及女兒也來與她們眼中「一百分的」許詩宏道別。

醫院志工黃明月在一旁愛的喊話:「所有的醫療團隊都在為你這器捐努力著,你要加油,這是你這一生唯一能再為社會付出的時候。」許詩宏把這些愛的喊話聽進去了,血壓再升高,最後圓滿了眼角膜和皮膚的捐贈。

許詩宏利用周六假日,跟著資源回收車歡喜做環保。(2012/11/24攝影/李威德)

父親在11月16日的溫馨座談中,對著上人感恩所有陪伴的慈濟人:「感恩師父,把我的兒子教得這麼好,這麼有智慧,歡喜地將微薄的人生在慈濟畫下終點,我們只有感恩,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善解的許太太,壓抑思夫的傷痛,轉而安慰兩老:「感恩爸爸、媽媽,我代替詩宏向你們說對不起......」婆婆很疼惜這個孝順的媳婦,婆媳常常彼此安慰訴思情,令上人也很感動,「相信許詩宏走得很輕安,沒有痛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相信他自己也很有信心。緣盡留不住,有緣還會再來續緣,沒有人能障礙他,一切都過去生結的因緣,過去的因緣在這一生展露出他的智慧,很安慰父母、家屬為他做一件很好的功德,這比請法師來誦經的功德更大,這就是功德連結。」

上人勸慰家屬,要為許詩宏放下,期待父母為孩子祝福,讓他見人就笑,再來人間行菩薩道,也鼓勵許太太帶著公公、婆婆走出家門,走入慈濟大家庭,將慈濟人視為家人。上人說,人生無常,人人要警惕,善用身體,好好造福人群;用愛的力量來關懷人間,這就是人生的價值。

上人讚歎許家是典範、充滿愛、圓滿的家庭,希望家人要恢復和樂、快樂的正常生活,還說許爸爸很有智慧,「讓兒子去他想去的地方,這是人最美的生命,也是最大的功德。」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