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法語
-
良師益友
(攝影/陳慶雄) 良師是我們的善知識,益友也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們普遍存於天地眾生間,而我們竟渾然不知。不只現在如此,過去在春秋時代也一樣,當時的老子是一位道德很高的人,他的心胸寬大,思想非常超然,是一...
-
君子之風
(攝影/陳慶雄) 行事不分大小,都應敬重謹慎,不可大意。過去,孔子稱讚子產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不可離開這四項原則。 所謂「其行己也恭」,就是決...
-
百善孝為先
(攝影/陳靜惠) 有一位患了老人痴呆症的老婆婆,她坐在輪椅上,插著鼻胃管,眼神好像與現實的境界遠離了。她的三個女兒、一對兒媳以及兩位慈濟委員陪著她,用輪椅推她來看我。三個女兒依偎在媽媽身邊,媽媽流口水...
-
存誠、立信、自謙
(攝影/陳靜惠) 《存誠》 人生最美麗、最寶貴的,莫過於「誠」與「信」。什麼樣的人最可愛呢?什麼樣的人最可親呢?以「誠」待人,則人人可愛、人人可親。人生若能以「誠」、「信」做為待人處世的準則,則彼此...
-
如何富有?
(攝影/陳亦珍) 今天的臺灣能這麼富裕,其實要感恩社會的菁英,社會的企業家,但是一個社會要平穩的長久富裕,一定要均衡。什麼可以讓社會平穩均衡呢?就是勞資要均衡!資方一定要有愛心,要常常抱著感恩心來...
-
多情所迷的人生
(攝影/白崑廷) 人生,迷迷糊糊地來,懵懵懂懂地離開。這輩子,我們到底有多久的時間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在懵懂中由不得自己,在迷糊中也失去自己。看看現在社會天天問題叢生,有的人很絕情,有的人太過多情。絕...
-
同事度
(攝影/陳亦珍) 人與人之間,有緣才能在一起,不是說在同一間辦公室辦公才是同事。來到人間,我們能同行、同做,有緣聚在一起,以共同的理念來成就每一件事,這就叫作「同事」。 同事之間,要互愛、合心,才能將力...
-
外遇心結
(攝影/陳靜惠) 當我們的心志清澄時,思考力就會很敏銳;有敏銳的思考力,自然不會被外面的境界所迷惑。絕大多數的人都照過鏡子,在照鏡子時,若將臉貼近鏡面,反而看不清楚;要是將鼻子貼近鏡子,那可就「面目全...
-
如何交到良師益友
(攝影/陳靜惠) 每一個人學佛,若能撥開成見,則萬事萬物皆是佛法。古德曾說:「大道無言說」。 所謂「言語道斷」,是指「道」絕對不是用言語所能表達的;但是我們若用很單純的心、很純真的意去行動,則無一不是佛...
-
立人達人
攝影/楊國華 學佛就是調適心念,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處在人間,一定要有寬闊的心胸。例如看到別人有成就,自己也覺得光榮;見到人家快樂,就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這就是寬闊的心胸,也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