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風

0觀看次
A- A+

(攝影/陳慶雄)

行事不分大小,都應敬重謹慎,不可大意。過去,孔子稱讚子產有四德:「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不可離開這四項原則。

所謂「其行己也恭」,就是決心做一件事時,要很細心去選擇;選定之後,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謙遜的心、謹慎敬重的態度把事情做好;完成之後,也不輕忽大意,依然要保有初發心行事的心態。

「其事上也敬」──以現代人而論,對尊長應恭敬,對平輩也應以禮相待。做事時,應有群策群力的心態,因為要推動一件事,必須靠大家的力量才能順利達成。因此,要有彼此感恩之心,以誠相處。即使是同事親友間的日常相處,也應講究禮節;若彼此缺少恭敬、感恩的心態,便容易發生衝突。

「其養民也惠」──執政者若能為民眾著想,他必定是一位君子,百姓們也一定會報以忠誠。企業行號的領導若能時時保有愛護員工的心態、處處為員工們謀福利,則公司的營運狀況一定更加順暢。總之,有能力的人要多為人群謀福利,不應只為自己打算。

「其使民也義」──做事、用人應合於義理。例如有些人雇用勞工,只希望工人多付出勞力,卻不願給予合理的報酬,甚且以各種名義扣除工資,不顧工人的辛苦,這就是不義。

以現代的觀點來詮釋孔子所說的「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無非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四項「自度度他」的原則,時時自問:對別人是否存有感恩心?是否待人以禮?是否敬重對方?感恩、禮節、敬重,都是日常生活中應有的心態。要記得處處站在別人的立場著想,給予合情合理的對待;這就是修養,也就是做人的原則,君子的風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