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326集 眾生諸性,佛皆知悉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十月二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調心寂靜合和眾
受持清澄無染著
守志願行菩提道

人世間若能愛心和合,自然天上月圓,人間心圓。好的環境能調和人心,我們要把心調得一片寂靜,心若寂靜,人與人之間自然會和合,這是人心的趣向。

◎調心寂靜的和合眾

叢林修行叫做「和合眾」,我們都有共同的一念心,就是修行,這就是「合」。有「合」的心,自然就「和」,這種「和合眾」共聚的地方叫做叢林。若能把叢林和合的境界推行到社會,人心都能和合,就是一個最祥和的社會。

要達到這種心念和合的境界,人人都要保持無染著、寂靜清澄的心。修行的目標,是去除內心的無明、染垢;希望佛法的清流,能夠洗滌人心的污垢。要如何以佛法淨化我們的心?唯有精進。聽經聞法,還要聞、思、修;聽法之後,要好好思考,進而身體力行。

「守志願行菩提道」,既然發心,必定要守志。成佛,並不難;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只要我們時時守持那一念初發心,願行不離菩提道,就接近於「道」。其實,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心中都有法寶;只要探手無不是寶,力行無不是法。

佛陀在世時,駐錫在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貧者,一見到在外面勤行的沙門,就趕緊頂禮,向沙門請求說:「我想要見佛。」沙門問道:「有事嗎?」「有啊,有關於我的生命。」這比丘一想:這是攸關生命的大事,立刻將他引到佛的面前。

貧者能見到佛陀,歡喜不迭地向佛頂禮膜拜,仰視佛陀慈顏,頻呼:「佛啊,我苦!」佛陀慈祥問道:「你苦在哪裡?」他說:「我苦在從出生到現在,一生都在貧窮中;我苦啊,苦在人生什麼都欠缺。」

佛陀又問:「你為什麼會苦?」貧者回答:「我一生什麼都欠缺,看大家供養佛陀,我這麼貧困,要用什麼供養呢?聽人家說,要致富,就要布施。我什麼都沒有,要用什麼布施呢?」

佛陀微微一笑,對貧者慈示說:「布施,不一定要富有,也不一定要用錢布施。即使是貧,沒有任何物資也能布施。」這位貧窮人用困惑的眼神仰望佛陀,「什麼都沒有,如何布施?」佛陀說:「教你七種布施,都不必用錢。」

◎不花錢的七種布施

第一,你要面露笑容,看到任何人都要和顏悅色,不要一直叫苦。一直叫苦,你心裡就會有埋怨,面容現出苦而怨的形態;人人看到你,就會遠離你、棄捨你。所以,你一定要和顏悅色,要親切待人。

第二,你要時時與人說好話。人前,要用好言好語讚歎;人後,也要說好話。

第三,你要時時抱持好心。你要將人人都當做好人、可以親近的人。告訴自己:我也是好人,我要自動去親近人。

第四,要用好眼行布施。若有人眼睛看不清楚,你要指導他、牽引他。用你的眼睛去幫助視線不好的人,牽引他走對的路,這叫做眼睛的布施。

第五,你要用身的布施。有的人體力不夠,你要歡喜幫助他做苦勞之事。例如扛負的粗重工作,你要盡力幫助他,這是身體力量的布施。

第六,你要以敬來布施。對任何人都要懂得尊重,對老人要恭敬,對一般人則要和氣、尊重。

第七,要有愛。對任何人,無論是孩童,或貧困殘疾的人,你都要付出愛心,甚至對所有生命,人間一切的事物,都要用愛去布施。不必用錢,你應該都做得到。」

這位貧者聽了,感覺很不可思議:「這麼簡單,就能稱為布施?」佛陀慈示:「雖然簡單,你這輩子做得到嗎?」貧者恭敬回答:「不必用錢,就能做好事,怎麼會做不到?我瞭解了,過去生中,可能我常常自哀自嘆,我的身、口、意都不曾做到對人有愛、有恭敬、有利益,也不曾說過一句好話、不曾付出一分力量幫助人。佛陀啊,我知道了!從現在開始,我會身體力行這七種布施。」

佛陀以慈悲開示貧者,原來致富不一定要有錢,只要守志奉道,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七種布施,此即富有的人生。可見,人人心懷寶物,人人心中都有如來清淨的本性,也都具有與佛平等的智慧,只是方法不很清楚。現在既然瞭解,發心親近佛法,必定要聞、思、修,身體力行,自然就會接近覺道。

經云:「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

「眾生心所念」,即一切眾生所有的心。眾生心約有二:即真心,與妄心。
「種種所行道」,謂一心所行道,志心報四恩。
如是諸人等,是真行道進德人,持行其所知之道。
「若干諸欲性」,眾生種種之欲望為其本性。佛所說法必須隨順眾生根機性欲也。
「先世善惡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起心順理者謂之善,起心違理者謂之惡。
「佛悉知是已」,如來智慧所說之法,隨應眾生根器,有大小不同,悉能了知,隨機逗教,隨方就圓。

佛陀叫舍利弗:「舍利弗善聽」,大家既然聽法,就要好好地聽。要知道「諸佛所得法」,每一尊佛修行的過程都是同樣精進,所得到的法也同樣──覺悟人人本具佛性。施教的過程也是一樣的,因為眾生無明、煩惱厚重;所以,每一尊佛同樣都用無量方便力,為眾生說法。

佛陀為眾生說法,但是眾生根機有深、有淺。有的人心欲重、欲念無窮盡,有的人少欲知足;欲念深重的煩惱多,少欲知足者煩惱輕。

眾生雖然發心修行,「若干諸欲性」,眾生的心欲有多少,煩惱就有多少。眾生有八萬四千的煩惱,佛陀就開八萬四千法門的心藥,應眾生的心病而治療。

為什麼有的煩惱輕,有的煩惱重?有的少欲知足,有的卻欲念無止境呢?這與每個人「先世善惡業」有關。人人都要相信因緣果報。眾生輪迴於六道中,隨著境界熏染習氣,當境界現前,若隨惡造惡,所種的是惡因,自然就結了很多的惡緣;若是善因、善果來到人間,每個境界都有好的因緣來牽引。

若是造惡,遇到的都是悪緣,悪緣牽引著他再去造惡因。這種惡因惡緣不斷複製,煩惱就不斷產生,不斷地糾纏。佛陀對貧窮人開示,平時就要和顏悅色、說好話,把人人都當作好人。這七種布施方法,我們若能身體力行,就是與人結好緣。

諸佛來人間,也要應一切眾生的根機,觀機逗教,開方便法。「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佛陀已透徹瞭解眾生,我們對人也要先瞭解他的需求,才能用心付出。一個有親和力的人,很快就能與人投緣;首先要修得和顏悅色,將「慈濟面霜」用在我們的語默動靜中。

還要常常說好話,抱著好心,恭敬人人都是好人。常常幫助人,指導人人走一條安全的道路;更要不惜手腳,盡心盡力為人付出。對人要有恭敬心,以無私的大愛為大家付出。

在這座叢林中,調和好我們這念心,與人人和合,故曰寂靜和合眾。沒有物質享受的歡喜,只有人和的歡喜,這才是修行的道場。「調心寂靜和合眾」,我們要做一個與人人和合的人。心靈的道場亦然,「受持清澄無染著」,我們既然發心修行,一定要改除習氣,袪除無明,不再染著,才能「守志願行菩提道」。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