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318集 來生若遇餘佛,便能決了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九月二十三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見思塵沙惑覆心
藏疵揚德不自省
漏缺律儀無慚愧
轉濁為淨顯大用

「見思塵沙惑覆心」,無明煩惱,來自眾生的見解、思想,不僅會障礙我們的心與身,也會障礙他人。見思煩惱若不降伏,習氣不會斷。見思存於內,習氣現於外;內在無形,習氣卻是人人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得到。不好的習氣,讓人人怨嫌,人我之間互相障礙;這些見思煩惱,塵沙惑覆蔽,是眾生痛苦的根源。

◎泯除三惑,顯出大用

「藏疵揚德不自省」,做錯了就要及時反省,進而發露懺悔。若明知是錯,卻又將它掩覆,這叫做覆藏。無論已犯、未犯,或已錯、未錯、將錯的思想都覆藏,這就是藏疵揚德。

因為無法自省,所以總是「漏缺律儀無慚愧」。漏掉那一念清淨的本性、漏掉應該守持的戒律、漏掉聞思修、戒定慧的這些法。儘管聽了法,但是沒有好好地思考;即使思考,也無法身體力行,這都是因為「漏」掉了。

修行的過程,若欠缺聞、思、修,戒、定、慧;我們的「律儀」,即戒律、威儀就都「漏」掉了,內心只存見思、塵沙的無明,清淨的法全都漏掉。常說:「以戒為制度」,戒就是律,將自己的生活規範好,行動中所做的一切,至少問心無愧,在群眾中不障礙他人,這是修行者最重要的律儀。

我們的態度、行為,若讓人看不順眼,就是障礙別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好好自律,在外的威儀,讓人看一眼就知道這是修行者。因為修行之後,我們的行為態度、威儀與世俗人不同,這叫做德,內修外顯之德。

「轉濁為淨顯大用」,我們要轉濁為淨,不再有「漏缺律儀無慚愧」,要懂得慚愧、發露懺悔,內心才能真正清淨。若能將見思、塵沙的濁氣全都去除,自然與如來同等清淨無瑕穢的本性,就能顯出大用。

釋迦牟尼已經覺悟,透徹瞭解宇宙間的真理,所以真如本性現出大用。用這分愛、慈悲,不忍眾生苦,來回人間為無明眾生說法,度眾生脫離濁世,讓眾生得到清朗。

凡夫總是隨境而轉,天氣晴朗時,夜空明月高掛、星光閃爍,天色一片清明,我們的心就很開朗;若看到天空為烏雲所遮蔽,心就會很沉悶。其實,烏雲遮天,但天的本質還是清朗,並沒有任何元素能污染到宇宙。宇宙永遠都是清淨的,不生不滅,十分自在,就如佛覺悟的境界。佛對眾生的煩惱、世間的濁氣,只有一念悲心,並未污染到佛的本性。同理,我們修行要在人群中起悲心,但不受人群的習性所污染,這般清淨自在。

◎發露懺悔,自省的良方

「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我們要修福,就要在人群中付出,自能得歡喜;智慧,則要先學會善解,不受別人習氣所污染,就能得自在。人人都要守戒、律己、去除習氣,切莫讓人來善解我們的習氣。修行,就應該遵守律儀,如此就能「轉濁為淨顯大用」。

學佛,就要學得與佛同等的心境;不能再像凡夫一般,永遠都在見思、塵沙惑中,自障障他,煩惱不斷。我們要把握時間,向內自省、發露懺悔,趕快改過,顯現出修行人的威儀。

常聽到委員或慈誠分享,懺悔自己過去的習氣有多重、人有多惡劣,被別人怨恨、嫌棄;自己走過的足跡,別人都不想踩過。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人樂意出面為他作見證:「他很慈悲都在幫助人,很有親和感,看起來也年輕多了,大家都很喜歡他。」由此證實他已經改過向善。

相由心生,要如何讓人樂意親近呢?先決條件,是不讓自己令人討厭。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就是覆藏,缺少自省功夫。若肯對人發露懺悔:「抱歉,我過去做錯了,有種種對不起你的地方,請你原諒。」發露懺悔後,自己的心也寬了,一旦諒解自己,別人就能諒解我們。反之,若做個讓自己都討厭的人,別人也會討厭我們。我們應該用心受法,並身體力行。

◎活用法,教化菩薩事

佛法在人間,我們學佛就要活用,還要與人分享。就如大家分享「舊法新知」,過去為了蓋醫院,是多麼辛苦,有人靠勞力賺錢,為了護持建院,甘願受僱做苦工,甚至拿「年頭錢」,再做工去抵帳。老闆娘很有愛心,聽了也很感動,不僅立刻開了張三十萬支票成就她,甚至也來響應:「妳能這麼付出,我也能做。」這就是佛為教化菩薩事,為了利益眾生的志業,人人發菩薩心,身體力行,成就菩薩的事業。一幕一幕回憶過去,菩薩來人間,用活的法,傳達走過來的歷程,叫做「舊法新知」。

要如何成就利益世間的志業?就要用種種方法付出,能夠救人無數,這是活用佛法。佛陀的教法,教我們慈悲喜捨,瞭解如何救度眾生,要救一個還是兩個?要救短期,還是長期?救一個人,少數人就可以做到;若要救很多人,就需要很多人來參與。若要救短期的,你有困難,我幫助你解決困難,彼此都歡喜。

若是長期的援助,就需要很多人愛的力量凝聚起來。就像慈濟協助救災之後,還要幫助他們安定生活;不僅解除這一代的苦難,且讓世世代代生活都得到安定。例如二十多年前,慈濟去大陸救災,大家克服很多困難,為災民蓋房屋、建學校,當時剛剛出生就搬進去住的孩子,現在已經讀大學了。記得父母所囑咐的:「這幢房子是臺灣慈濟團體來蓋的。」如今他前來回饋,這種愛的循環,就是長久的愛。

◎讀誦解義力行,是人難得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時代所說的法,用長久的時間不斷延伸。一句的法,一生無量,延伸在人間、教化人間,用在我們現在的世界,就是活的法。

前言:「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佛在世時,有的人比較懈怠,有我慢、增上慢等,未得謂得。佛滅度後,若有比丘、比丘尼能受持、讀誦、解義經典,是人確實很難得。

佛滅度後,經典流傳在人間,需要人人受持、讀誦、解義。我們每天早課念誦經典,並非求保佑,而是希望大家受持、讀誦、解義,這部經典就不會消失。我們依文開口讀誦,不但口念,心能解,還要熟讀到可以背誦的程度,才叫做讀誦。若只是讀經,沒有念出聲音,就只能叫做讀。誦經,是眼睛看,還要念出聲來,才叫做誦;我們讀、誦要平行。

若要受持經典,就要讀、要誦;接受此法,進而用在我們身上,這叫做受持。若是只讀而不誦,這是讀經,不算受持;「是人難得」,除了受持、讀誦,還要瞭解其中的意涵,這樣的人真的很難得。

◎若遇他佛,就能明了一乘

「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若能受持、讀誦、解義,雖然無佛在世,但有經典流傳,讓我們不斷受持、讀誦,體會其中的意義,這樣的人真的很難得,即使沒有與佛同世,若來生遇到其他的佛,也能很快了悟佛法。

以前的人說「讀前世書」,曾在高雄的環保站遇到一個三歲多的孩子,打開一整張的汽車廣告,就能清楚說出這是「凱迪拉克」、這是「賓士」等等不同廠牌的車子,而且歷歷分明,一點都沒有錯誤。

我問孩子的母親:「他的父親是在賣車嗎?」「不是,也沒有讀過書。」「是從事什麼工作呢?」「做工。」他的媽媽也不知道孩子怎會認得這些車子,若非前世就在玩車,怎有可能這麼容易認識車子的廠牌呢?

總而言之,我們要相信,讀經要讀入心、入我們的性,這叫做受持。我們要受持、讀誦、解義,並身體力行佛陀所說的法,即使這輩子沒有遇到佛,「若遇餘佛」,來生遇到其他的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就能瞭解佛知、佛見。

釋迦佛開始要說《法華經》時,就有五千人退席;而座中還有很多人不能瞭解佛陀本懷。這些人雖然聽法,但是沒有用心,我們這輩子若能受持、讀誦、解義,又能身體力行;來生若能遇佛,就能得度。「若遇餘佛」,如來遍歷前九類,佛的境界外,就是聲聞、獨覺、菩薩,叫做四聖。還有六凡——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凡、四聖合起來是「十界」,除佛之外,還有九界,叫做九類。

佛陀遍歷前九界,以佛的境界來看這九類眾生,如微塵剎海。一粒微塵當作一個世界,眾生如微塵沙界之多。「常演斯法調伏眾生,令歸性海」,佛陀為這些眾生,常常演講種種法,「斯法」,就是一乘大法,也就是教菩薩法。

因為眾生剛強,難調難伏,要如何將所有的法入眾生的心,以調伏這些被塵沙無明煩惱所覆蔽的眾生?要使眾生回歸清淨的本性,就如華嚴海會一般的境界。

舊法新知,回顧過往,無不都是法,很簡單的法能夠延伸、拉長,從很小的範圍開擴到很大,法能普遍,如微塵剎海一樣,就能救度眾生。所以,我們要將佛陀的法運用在現在,彼此要互相勉勵。最重要的是要去除自己的見思惑,互相成就,才不會自障障人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