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303集 啟智運慧,皆為得一佛乘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九月七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是法微妙難思議
佛所得法無能解
啟智運慧言辭譬喻
引慈用悲善巧度化

佛陀用種種微妙難思議的法,不斷開啟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天下有多少的形相,就有多少的法;數不盡形形色色的相,都各有本具的性,有多少相,就有多少性。

性與相都離不開因緣會合,「總法」唯有一實相、唯有一實性。我們若能透徹瞭解其中道理,真的要讚歎佛法微妙難思議,非平常人的見解所能思惟。唯有佛能透徹宇宙萬物真理,任何一性、一相,唯有一實相、唯有一實性;但是我們凡夫執著在自己的境界,會分別性與相,以致無法透徹真如一實性。

諸佛是從凡夫成,眾生將來也能成諸佛。佛陀慈悲,一直鍥而不捨地「啟智運慧」,用種種方法開啟我們的智。凡夫只是「知」與「識」;「智」是「分別智」,不僅能知,還能分別其性、相。分別妙有真空的分別智,就是佛智;能瞭解林林總總的性相差別,回歸來是一相、一性。

◎言辭譬喻,循循善誘

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將種種的形相與法性,運用「慧」總合起來,就是一實性、一實相;慧是清淨無染,回歸本性。佛陀慈悲,用「分別智」、「平等慧」教導眾生,一層一層地撥除眾生無明,一分一分顯發出我們的智。

佛陀常說「慈悲等觀」,從「分別智」中,導引人人知道在分別中有平等。佛陀的智慧就是平等觀,強調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這是「平等慧」。「啟智運慧,言辭譬喻」,佛陀不厭其煩,用種種方法為大家譬喻,讓大家知道法的內涵、實相的道理。「引慈用悲」,佛陀覺悟宇宙萬物的真理,十界之中,唯有佛已脫離種種無明,暸解一切的道理。

其他的九界,從菩薩、緣覺、聲聞、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無明愈來愈重。佛陀不忍心眾生即便已到菩薩地,還有少分無明,他引慈用悲,啟發人人的悲心,叫做「同體大悲」,讓人人與天地共生息、與眾生共為一體,「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是佛的慈悲。

「慈」是無緣大慈,「悲」是同體大悲。眾生煩惱偏多,不斷複製業力,眾生的煩惱、眾生的苦,也是菩薩的苦。眼見眾生不斷造業,佛不忍心,「引慈用悲,善巧度化」,用種種因緣、言辭譬喻,教化眾生。佛陀的內心本懷遼闊,佛心就是法,諸法微妙難思議。

前面經文:「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隨其本性」,佛陀來人間,希望引導人人回歸本性,但是人人於六道輪迴中,不斷熏習各種習氣。即使已到菩薩境界,仍有少分無明;所以,佛陀不厭其煩教化眾生,回歸清淨無染本性,直到佛境界。

佛陀隨眾生的性設教說法,眾生的根機、無明有淺有深。無明深重的,佛陀教他去除無明,慢慢誘引,讓他發心、發願,身體力行,直到發弘願度眾生的菩薩境界,行六度波羅密,回歸一佛乘的道理。

經云:「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一佛乘」,是唯一能導人成佛的教法。
如太虛空界,現諸星象,諸法本具,真如淨澄,境臨影現。

「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佛希望人人依照行菩薩道的方法,修持六度波羅蜜度眾生,回歸於一佛乘。這是佛陀度眾生,親切、巧妙的方法,讓人人能得到「一切種智」,也就是佛智。

「一佛乘」,就是「唯一能導人成佛的教法」,教導大家打開心胸,去除無明,視天下眾生如己;用心教育人人發弘願,去除私我的偏見,才能創造一個平安、祥和的社會。就如現在,佛法能讓人去除執著、迷信,導引人們瞭解正法正信,透徹因果觀;讓人人知道,所有眾生都是由不得自己,過去生造業,受業力牽引而來人間,並非信佛了,所有的業就能一筆勾銷。當我們被種種人、事、物的苦難所折磨刁難,就要明白這是過去所造的惡因,所結的惡緣,此生要甘願了結,歡喜受報。

當境界現前時,我們要隨順此境,了結過去的緣,還要轉惡因緣為助緣、善緣,這就是佛陀的教法。我們的道心要堅固,依教奉行成佛的教法,也就是「一乘法」,這就是「唯一能導人成佛的教法」。

「如太虛空界」,太虛宇宙間「現諸星象」。天氣晴朗時,我們抬頭望天,但見滿天星斗點綴無邊際的夜空。有一則新聞,在一九七七年美國曾發射太空探測船「航海家一號」,它在太空漫遊了三十五年,終於抵達太陽系的邊緣。從它傳回來的資訊看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微塵。

太虛空界有多大,我們所見到的點點星光又有多大?凡夫無法瞭解。對人類而言,地球有高山、大海,還有七十多億人口共同居住在這顆地球上,世界很大。但在太虛空界中,地球也不過是宇宙中的一顆星球而已。

性,是—佛性,既是覺悟後的佛性,也是人人的真如本性,佛陀教育我們要回歸真如一實性,也就是一乘的道理。佛智的境界,盡虛空界,佛都瞭如指掌。佛陀希望人人能夠回歸到一佛乘,「如太虛空界,現諸星象」。

◎諸法本具,真如淨澄

「諸法本具」,諸法森羅萬象,宇宙、太虛空界,都包含於其中。常說真如本性,人人本具覺性,如天地虛空之間諸法本具。所以,人人都有無邊際的智慧,道理都在我們的心裡,只是被無明所遮蓋。

「真如淨澄,境臨影現」,人人若能依教奉行,信受佛陀的教法,無明減一分,智慧就成長一分。佛陀為我們啟智運慧,讓人人具足「平等慧」與「分別智」,在這大時代能明大是非。我們要啟開智慧,分別是非,瞭解現在的人間四大不調、人心不合,充滿天災人禍,在這種大劫難的時代裡,人人要啟發慈悲,當無明現前時,要懂得運用大智慧。

無明來自我們過去所造的業,所以要時時大懺悔。「懺悔即清淨」,懺悔,就是洗滌心中的無明、去除習氣,顯發出本來清淨的真如本性。「真如淨澄,境如影現」,本性既已清淨無污染,就如地面上一泓清澄的水,會映現出地面上的建築物或花草樹木等。因為水面清淨如鏡,地面的景象就會現前。

同理,我們的性也一樣,去掉一分無明,就瞭解一分道理。佛陀的道理,深無邊際,如太虛宇宙,能包容一切萬法。眾生無盡,諸法無邊,有無盡的眾生,就有無量的法來對應。

佛陀「一切智」、「一切種智」的智慧,包含於一切境界中。我們要「信樂受法」,要相信、歡喜接受佛陀的教法。佛陀用心啟智運慧,用種種善巧方法譬喻言辭,來度化我們;無非是要開啟我們的慈心、運用我們的悲智願力度化眾生。我們聽法之後要聞、思、修,身體力行入人群付出。佛陀為度眾生,入地獄、畜生道,在人間也受盡苦磨;我們學佛「知見」,就要學佛所能知,學佛所能解的一切種智。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