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292集 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依於一實理
演說真實法
一切事物
是由因緣
和合而生

天地之間,若能風調雨順,大乾坤氣象和合,就能普及大地,有足夠的雨水滋潤,五穀雜糧都能豐登。我們所擔憂的四大不調,其實都來自人心的小乾坤。小乾坤有好因好緣會合,使令大乾坤得到一切好因緣,而達風雨順調的循環,這就是道理。

「依於一實理,演說真實法」,佛陀覺悟宇宙的真理,談天說地都依據一實的道理。這就是佛陀來人間說法的目的,希望人人都能理解接受,並且身體力行。
我們應該要有如此的覺悟,覺悟一切都是因緣和合。因緣出自於人心,若能時時心在法中,行在法中,如法、如理,則一切無不順調;佛心、眾生心,並無差別,我們與佛的知見會合,就能瞭解天地一實真理。

經云:「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一佛乘」,乃唯一成佛之教法。

「從諸佛聞法」,謂諸眾生既從諸佛聞法已,又能起正信心:
思惟其義,依教修行,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究竟」,謂佛證悟最極清淨妙覺,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
「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故名一切種智。

過去諸佛用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這些法都是為了演說一佛乘。「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諸佛從何而來?也是從眾生開始殷勤精進修行,聽諸佛所說法而成佛。此即一佛乘的道理,如是輾轉教育眾生,不斷傳承,就是法脈,使人人依照此法修行,能夠「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悲心不忍,自然願力無窮

佛世時,阿難聽聞佛陀自言:從無量億劫的諸佛所,聽聞佛法,生生世世一直在諸佛的道場殷勤精進修行。有一天,阿難請問佛陀:「您最初的發心,是從何時開始?」

聽見阿難請問從前,佛陀敘說往昔,但已無法計算多久之前。他回憶起,有一生也曾經在地獄中受苦,看到地獄夜叉對罪人的刑罰極盡悲慘。有一輛被火燒紅的鐵車,獄卒將兩個罪犯剝下皮,但人皮與身軀仍然黏在一起,一邊將人皮綁在燒紅的鐵車上,罪犯要用身上的人皮拖著這輛鐵火車往前走。

人皮黏在肉上,血淋淋的痛苦,還要拉動鐵火車,那種痛徹骨髓的極苦難堪,讓罪人痛得哀號不已,若拉不動車,夜叉就毫不留情的用力鞭打罪人。其中一位堪受不住,昏死過去。另外一個若憑一己孤單之力要拉動車子,更是舉步維艱,苦痛難忍。

旁邊一位也在受苦的罪人,看到如此淒慘的畫面,動了惻隱之心,向獄卒請求:「是否可以讓這個昏死的受罪者稍微休息一下?我願意代替他來拉這輛燒紅的鐵車。」

獄卒十分震怒,說道:「你本身也是一位受罪者,都自顧不暇了,還顧得了他人嗎?」說完就揚起鞭子打得他皮開肉綻,就此往生,瞬間上生到天堂。儘管在天堂享受天福的快樂,但他心存悲憫,一直繫念著地獄受苦的眾生。他靜靜思惟:難道只有地獄是苦嗎?還有餓鬼道的苦、畜生道的苦,以及人間的苦。這一切苦的源頭,都來自於人間,人心造作種種業力,而受種種的苦。當時,他發一念心:應該要從教育眾生開始,讓眾生用心體會道理、避開苦難,才能得到安穩。

佛陀說至此:「阿難,你要知道,我生起最初的那一念心,就是在地獄中不忍眾生受苦。而那念悲心啟發後,就生在天堂。雖然生在天堂,享受天福,但仍有餘業,一旦天福享盡同樣要再墮落,隨業力受報。那時,我觀六道之苦,深知天堂並非永久。就此開始發心立願,願代眾生受一切苦。」佛陀那念不忍眾生受苦難的悲心一啟發出來,願力無窮盡,生生世世為眾生修行,一直要到人人回歸本具的清清佛性。

佛陀開始的初發心,就是從眾生最苦難的境界中來。若非在地獄,看到眾生極苦的境界,又怎能激發起這念悲憫心?所以,悲心不忍,自然願力無窮盡。

◎眾生習氣深重,法隨聽隨忘

因為阿難的提問,,而有此因緣,讓佛陀說出這段初發心的過程。這一切都是因緣會合,聽聞佛法也是一樣。佛陀來回人間無數次,「是諸眾生」,從無始劫以前,一直到現在,都是「從諸佛聞法」。

有的人聽法一聞即解,解即修,能夠身體力行;有的人聽了法,習氣依然故我。因為在六道中熏習過來,故時時帶著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的習氣;或是阿修羅道的習氣,或是人道的習氣。雖已聽佛說法,也曾發心,卻因習氣,分散這念聞法精進之心和身體力行的願望。

因為有如此多的習氣,分散精進之心,聽法容易忘失,又墮落其他惡道,輾轉在苦難的環境中,以致忘記佛所說法。要得究竟一切種智,更是困難。

因為眾生輪迴於六道;天的習氣,就是享受;阿修羅的習氣,驕傲易怒;人的習氣,慾念深重;畜生的習氣,失去人倫;餓鬼的習氣,為餓火中燒所苦;地獄的習氣,苦不堪言,失去信心,恐懼再受苦。使得眾生無法得到究竟一切種智,原因在此。

◎依教修行,甚為希有

佛陀希望人人聽法之後,能夠接受、理解產生信心,繼之身體力行。故用一佛乘施教,使人人能夠成佛。〈方便品〉有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從過去一直到未來,諸佛只說一佛乘。這是佛的心願,盼望人人都與他同等,能啟悟宇宙真理,「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不只釋迦佛,比釋迦佛更久以前的諸佛,我們也應該親近過。因為眾生與釋迦佛一樣,在無量劫以前就從諸佛聞法。只是釋迦佛從地獄中的極苦,一念悲憫心生起,就一路精進修行。

而凡夫在無數劫以來,不知在地獄、畜生、餓鬼道,來來回回、輪迴循環多少次。人間是五趣雜居地,「五趣」就是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能生天道,表示在人道有行十善,行善是人人的本性;既然是善,就有因緣,過去生也曾聽聞過諸佛說法。

「諸眾生既從諸佛聞法已」,許多眾生也曾聽聞過諸佛說法,根機比較好的「又能起正信心」,聽法之後能夠生起正信之心。「思惟其義」,聽了法,就要好好地思考,就如我們常說的「聞、思、修」。「依教修行,甚為希有」,大地眾生如此之多,到底有多少人聽諸佛說法之後,能夠起正信之心?甚至思惟之後,能夠依教修行,實在少之又少。

◎世間稀有之寶,應聞思修力行

「是為世間難得之寶」,修行人之可貴即在於能「聞、思、修」,身體力行,精進修行,這樣才能真正讓人敬重。

「究竟皆得一切種智」,「究竟」是「佛證悟最極清淨妙覺」。我們修行要達到究竟的境界,就在聽法之後,還要「聞、思、修」,身體力行有所體悟,叫做「證悟」;體悟「最極清淨妙覺」就是真如本性。「更無有上」,沒有比這更高的法,叫做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教導我們,能夠證悟「最極清淨妙覺」。這是我們的目標,就是「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

「一切種智」,是佛已經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能夠斷惑。這個「道」,是自覺、覺他;自己斷了種種無明惑,還能使人人斷除無明惑。自覺、覺他的智,叫做「一切種智」,就是「合一切智及道種智」,名為「一切種智」。

我們學佛要用心;發心,是來自極苦的地方。我們瞭解苦,就是一條真理的道路。這條真理的道路要如何解開極苦,成為極樂?從極苦到極樂,從極樂到安穩住,就是「究竟清淨妙覺」。我們能夠回歸真如本性,那個妙覺智,即是「究竟一切種智」。

所以學佛要用心,聽法要聞、思、修,身體力行,以最虔誠之心,時時接受法入心,法在行中,這就是我們每天進修的目標。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