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265集 增上慢者,因疑生謗自障道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佛心護念一乘實法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
慮增上慢因疑生謗
不唯無益更增有損

佛陀覺悟成佛後的一大因緣,是要向大家宣說他心中所護念,最重要的一乘實相之法,無奈眾生根機還未成熟。直到現在靈鷲山法華會的這一刻,四十多年的時間,佛陀一直久默斯要。

◎修行者懈怠散漫,佛也無奈

何以佛陀不趕快暢演本懷呢?正是考慮到增上慢的這些人若不對機,無法受用,反而因為疑心而生出毀謗。若說出來,對這些增上慢人不但無益,反而因毀謗更增損害。

佛世時候,有一天,迦葉尊者前來禮見佛陀,向佛恭敬請安之後就退坐一旁。佛陀看到迦葉來了很歡喜,向其開示道:「迦葉,你應該要發心!我常常向僧團說話,你也應該代替我多向僧團說法。」

迦葉尊者默然。佛陀又言:「迦葉,你還在考慮什麼呢?我一直向僧團說法,你也能代替我向他們說法。」聽到佛陀再度叮嚀,迦葉尊者恭敬回覆:「佛啊,大家的生活很悠閒,每天悠哉遊哉過日子。雖然出家了,還有不少人自我放鬆、懈怠,不想為法精進。所想的,都是彼此在瞋、貪、癡迷的生活中計較。對這種散漫、不肯殷勤精進的人,跟他們說再多的法也無益,他們也無法接受。」

「對於真正精勤的人,知道人生無常,佛法難遇;既已隨佛出家,總是把握時間,殷勤精進,能用心體會人間苦集滅道,無常的道理,瞭解十二因緣法,清楚生死來去。他們跟隨在佛身邊,時時聽佛說法,全都瞭解了。該精進的,我不必說,他們每天都會精進。」

聽到迦葉所言,佛陀很讚歎:「對啊,這麼懈怠、墮落,不肯精進的人;雖然已經出家,生活還是一樣我行我素,像這種散漫、懈怠的修行者,要如何對他說法呢?」佛親自說法都感無奈,何況是迦葉呢?對已經殷勤精進的人,就是不說,他也會繼續精進,一理通就能萬理徹。

◎對增上慢人,佛陀也無策

從佛陀和迦葉尊者互相對答的這一段典故,想到「佛心護念,一乘實法。久默斯要,不務速說。」就能理解何以佛陀躊躇著,不肯儘快宣說一乘實法。但是,佛陀的慈悲,又與迦葉尊者不同。佛陀雖然默許、讚歎迦葉的說法,不過,他對本身所護念的一乘實法無法暢演出來,還是耿耿於懷。

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只因看到眾生根機還未完全成熟,他「久默斯要」,無法暢演出來。「不務速說」,並非不說,而是不急著說。佛陀所考慮的就是增上慢的這些人。擔心他們不只不能接受,反因起懷疑而生誹謗;佛陀慈悲,不忍心他們因疑生謗而造業,不僅無益,且又有損。

經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諸增上慢者」,為七慢中之一。
專言比丘者,比丘為四眾之首,故以比丘攝四眾。
此佛第三次止說。
蓋此品說法,乃佛稱本心而說,非堅固深信樂聞而予以開示,必召驚疑;
又將使增上慢之比丘等,不惟不獲利益,反因疑謗而生過失。
佛意:此增上慢比丘,若聞今佛說一乘妙法,必疑與前說之二乘法,互有牴觸。
因而起疑,生增上慢,口起妄語過失,而墮地獄。故經云:「將墜大坑」。
佛以大悲故,於是彼等未退席前,故以不忍即說。

舍利弗鍥而不捨地,一直求佛說法,因為他有責任代替未來眾生,請求佛說法。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佛陀擔心那些增上慢人會墮落黑暗大坑中去。佛陀連說「止、止」,不須說,不必再說了。「我法妙難思」,佛陀要讓大家瞭解,我所得到的一乘實法是非常微妙,絕非普通人所能瞭解;因為一般人很難理解佛知佛見。佛所知的是宇宙間萬物真理,每一種道理都是如此精細、微妙,凡夫又怎能勘透?

◎三止,佛慈增上慢者不深信

「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有一些增上慢人不耐煩,法聽不進去;聽了微妙法反而會起煩惱,不能生出恭敬心。在經文中,佛已經連續三次的止、止,不必再說了。舍利弗同樣三次懇請佛陀說法。

本來佛陀成佛之後的一大事因緣就是要宣說一乘實法。但是,「非堅固深信樂聞」,佛陀若說了,這些信心不堅固的增上慢人,因為做不到,必召來驚疑,而生毀謗,這是佛陀所擔心的。這些增上慢人,不只在天、人、阿修羅道;其實,比丘、比丘尼等四眾弟子中同樣有增上慢人。

這個「慢」,有「七慢八憍」,「慢」有七種,「憍」有八種。人間做人所以無法圓滿,就因為有「八憍七慢」的毛病存在。何謂「七慢」?

第一「通常之慢」。什麼是一般的慢呢?「自謂智慧功德過人,是謂慢。」自以為智慧、修行的功德,比他人多、比他人高,比別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通常之慢。

第二「過慢」。就是智慧、功德與他人一樣,卻自以為比他人大。明明對方的才華與自己差不多,卻自以為比別人還高,這是「過慢」。

第三「慢過慢」。就是智慧功德不及他人,卻感覺與他人差不多,這是「慢過慢」。

第四「我慢」,放大了自我。我慢是「慢」的代名詞,因為有「我」,放大自己,叫做「我慢」。自命甚高,就是我相之最著者,只執著在我相,好像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種唯我獨尊,叫做「我慢」。全都以自己為中心,為諸慢中之根本。

第五「增上慢」。已證阿羅漢果的人,怎麼還有我慢呢?雖然小乘的阿羅漢已斷了分段生死,但是變易生死未斷,一樣還有少分煩惱未除盡。如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自己微分煩惱還沒有盡除,卻以為已經證得,這叫做增上慢。未證謂證,未得謂得,這是佛教中最嚴重的煩惱,會障礙修行的方向,佛陀所擔心的就是這一類人。

第六「卑劣慢」。自謂我不如人,「能幹是他的事,和我無關,我不需要去求他」,這叫做卑劣慢。明明知道自己不如人,但卻覺得:我不需要去求人。這種自甘墮落,不求上進,從自卑感裡生出我慢心的人,叫做「卑劣慢」,也會自斷道根。

第七「邪慢」。就是一切是非曲直不加審察。我們信求佛法,應該要用智慧。修行有是、有非,對的道路就是正知、正見、正念、正思惟。但是,有的人修行一念偏差,可能步步皆錯,正法不能堅定他的信心。毫釐之偏差,不加審察,沒有好好思考法之邪、正,反而執著先入之邪見,這種修行也是很危險。

◎我慢、增上慢斷道根

有的人一開始修行就偏差了,遇到正法,有人好意要糾正他,他還是我行我素,不肯改變過去偏差的信仰,還反過來毀謗正法,這全都是「邪慢」。「自執著先入之邪見」,過去已經偏差,現在又不肯改過。或者本來在正法中,但遇其他因緣,為邪魔的境界所誘引,就偏差向邪。這種慢侮一切,不僅侮辱自己,也是侮辱了法。唯有老實修行,依照佛陀的教法身體力行,就對了。

世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我們要相信妙有中的真空,這微妙的道理,就在真空妙理的因緣果報中。倘若我們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就是墮落邪見。

如是修,如是得,德者得也,修行用功要從內心好好自我淨化,不能有慢心。我慢,或者增上慢,會斷除自己的道根。「我慢」,是所有凡夫普遍存在的,因為有我相,就會去分別他人的種種。「七慢」中的「我慢」、「增上慢」這兩項是最根本最普遍的,會斷人道根。

「七慢」之中的「過慢」,或「通常之慢」,都是憍慢的起頭。人人要用心,慢心稍微生起,要自我救拔都很難,連佛也無可奈何。因為眾生有這個慢,尤其是增上慢,障礙佛陀暢演本懷。所以我們要自我警惕,人人有恭敬心、信仰心學佛,才能生出真實法。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