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251集 弟子相視猶豫,請佛解說

0觀看次
A- A+

主講:證嚴上人
時間:二○一二年六月七日晨語開示

(圖卡:釋德宛)

四季輪替萬物循環
短視眾生多生常想
為破眾生執小偏空
而顯如來一乘實法

四季輪替循環,記得才春夏之交,上殿前四周仍然一片昏暗;現在同樣時間上殿,陽光已射進主堂,不知覺間,時序已進入夏季。大地萬物,也隨著春、夏、秋、冬四季循環,何時可以插秧、收割?之後,什麼時候播種、收成?農夫耕作五穀雜糧,都是隨著四季循環、輪替。

◎執常為苦,造作業力

有智慧的人,能從四季輪轉體會人間生、老、病、死的無常,以及天地萬物的輪轉、消逝、凋零。還會從環境中去思考,其中含藏著無量數的道理。凡夫卻很短視,只知追逐歡樂,想方設法擁有一切、佔有一切,懵懵懂懂過一生。甚至抱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以為今天的快樂是常,為所欲為,不管倫理、次序,所以造作很多業力。

每年的五月,慈濟人推動「三節合一」──「母親節」、「佛誕節」,和「慈濟日」。在全球有慈濟人的地方,大家都很用心把握機會教育社會人群。譬如苗栗的看守所,也會邀請慈濟人去帶動他們浴佛。看守所的所長特地邀來受刑人的母親,或者父母一起參加,兩百七十位受刑人,加上他們的長輩,總共五百多人,一起慶祝「三節合一」。慈濟人首先播放錄影帶,慶祝母親節出現在不同的監獄,有孩子為前來探望的母親,捧著水為母親洗腳的畫面。

慈濟人以「跪羊圖」這首歌,演出音樂手語短劇。作母親的看到畫面,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撫養的孩子,迷失不學好,在外面做盡壞事,受到法律制裁,收容在看守所,未來孩子的命運會如何?作母親的淚漣漣,孩子也含著眼淚,跪在母親面前,用擰乾的毛巾為母親擦臉。後來,這位母親說出所有母親的心聲:看到孩子已經懂得懺悔、流淚,雖然此刻很感動;但是更期盼孩子永遠保有懺悔的心,徹底改過,負起一輩子的責任,才是真孝順。

◎凡夫執小我,撥無因果

這是一場非常溫馨,富有教育意涵的活動。但願這種教育,永遠銘刻在人人的心版。人生無常,不斷循環而過,心念一時偏差,衝動做出的動作雖然剎那即逝,卻造成一輩子的遺憾,受到世間法律的制裁,未來還要面對因緣果報。是否能真誠懺悔?懺悔之後,是否能徹底改過,改頭換面,投入人群為善、行孝?若能如此,罪惡的業力就能及時終止,接續新的善因、善緣,就會累積較多的善業。

期待人間發心學佛的菩薩,把握四季輪轉,應時、應景,投入人群去教育心念偏差、行為錯誤的人,讓他們及時悔過,這是佛法在人間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因為人間眾生多數都很短視,不知無常倏忽而至,才會不斷造業。

「為破眾生執小偏空」,眾生都執著於小我,以為這樣做,不會有果報,這是斷因緣果報,叫做執空。小乘修行者,以為接受佛陀的教育已經很充足,心再無生滅,已經得到解脫,世間再無進步的空間,一切都不執著,這是小乘修行者的執小偏空。凡夫就是執小我──我盡我所欲。佛陀在人間應機逗教,就是要對治這種撥無因果的人。

「而顯如來一乘實法」,現在要顯如來一乘實相。過去是隨機逗教,現在開始要將佛陀的內心本懷與大家分享,希望人人與佛一樣有開闊的智慧,更加瞭解甚深微妙的真實道理。所以,我們要追隨佛的境界、學習佛的智慧。

經云:「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

「諸天龍鬼神」,諸天與龍神,為八部眾之二眾。
天,指梵天帝釋等,
龍,指陀跋、難陀等。
鬼神,鬼是六道眾生之一,神是天龍八部的通稱。
「及乾闥婆等」,梵語乾闥婆,華言香身。謂不噉酒肉,唯香氣資身,是帝釋天樂神也。

「天龍八部」,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
「相視懷猶豫」,所見諦理如昏暗雲霧中見物體等,似真猶假即起猶疑,是名猶豫。
「瞻仰兩足尊」,以戒定為二足,以權實為二足,
以福慧為二足,以解行為二足,
此皆內德之二足也。
佛是天人二足尊:
一、約人天善趣,兩足為貴。佛是於天人中尊。
二、約福慧具備名為兩足。

「佛何故說是,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在法華會上還有「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不只緣覺懷猶豫,人間的比丘、比丘尼也是,以為自己的境界到此為止,還有機會再進階到佛的境界嗎?大家很沒信心,不免猶豫。諸天龍鬼神,及乾闥婆等也是一樣,大家面面相覷,都在猶豫。

「諸天龍鬼神」,諸天與龍神,是八部眾其中的二眾。其實,八部眾全都聚會在法華道場,只用此二眾作代表。「天龍八部」的天,就是梵天帝釋,天人、天神,全都稱為「天」。龍就是難陀、跋難陀龍王等。鬼神,鬼是六道眾生之一,神是天龍八部的通稱。

「乾闥婆等」,乾闥婆華語叫做「香陰」或是「香身」;「陰」就是身體。因為他們不噉酒肉,以香氣滋養其身;是天帝釋的樂神,這些樂神的身體清淨。天上若有聚會,乾闥婆就會奏出優美的天樂。

「天龍八部」中的阿修羅;因為阿修羅有修天福,但無天德。他過去願意布施,有造天福的因,所以乘這個福因,而享天福。但是,他無天德,時時發脾氣,時時惹是生非,常常與天帝釋作對,挑起戰爭,這就是有福無德的阿修羅。

還有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都在八部眾中。天人與人有同樣的身形,天人的身相很莊嚴、高大,修福又修德,所以生為天人、天帝、天神。其他的或是獸身,或者頭上有一隻角等等,這全都是有天福,唯獨缺乏天德的八部眾,總共有這八類。

「天龍八部」能夠瞭解佛法,也能護法,佛陀在講經時,天龍八部都在道場中護法、聞法。在法華會上,當然也有天龍八部來護法、聞法。

◎雖心懷猶豫,仍恭敬如一

同樣聽到釋迦佛要正直捨方便,應機逗教,對任何根機的人,只開一乘微妙的大法。此時,天龍八部都「相視懷猶豫」。

所見諦理,明明見到非常微妙的真理,卻如同在昏暗的雲霧中看物體,不十分清楚,叫做猶豫。是否真實的道理呢?能用在我身上或普遍在人間嗎?這道理很抽象,還沒有體會,似真猶假,好像是真的,又不十分有把握,真假分不清,因此會起猶疑的念頭。雖然人人心中有疑,還未很瞭解,卻仍然「瞻仰兩足尊」,恭敬的心還是一樣的。

「瞻仰兩足尊」。「瞻」,就是抬頭看,佛座較高,大家席地而坐,要用很恭敬的心抬頭望佛。「二足尊,以戒定為二足」。佛陀稱為「二足尊」,「二足」,就是通行無阻的意思。戒定、權實、福慧、解行皆為二足,佛陀的戒定慧具足,心很清淨,永遠都在三昧禪定中,這是佛陀的德。佛陀對人間瞭解具足,對眾生觀機逗教,不論是權教的方便或者實相的道理,都是佛德智慧的二足。佛陀福慧雙俱,這是福慧二足。尤其佛陀德行皆已普遍,這是佛的內德,故說內德具足。

佛,也是天人二足尊。天與人道都是善趣,以二足尊為貴。佛是天人中尊,天與人所共同尊重;佛陀的內德福慧具備,故稱之為二足尊。

我們學佛,要具備戒、定、慧,學會與佛同樣應機、入人群中,堅持真諦道理。福,是用愛付出。智慧,就是無所執著,沒有是非,解行平齊,內德內修。我們要具足這些智慧,才能接近佛知、佛見,不能只聽佛法,卻不去親近佛的智慧,如此就會短視。所以,我們修行必定要以佛的德行為榜樣。

(整理/編輯團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