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天天靜思語】


  • 微笑寬柔

    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以聲色互相對待,講話是聲,態度是色,故而與人講話,「聲」要輕言細語;待人態度,「色」要微笑寬柔。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旱金蓮──靜待花開,芳香自來! 旱金蓮又稱金蓮花、金芙蓉、荷葉...

  • 清淨的天空

    每一天的開始,都要抱著最誠懇的心去面對;不論長幼、貧富都應以「如見佛」一樣的恭敬心去對待,如此,人與人之間就能服服貼貼、和氣相處。 我們要常常反省,時時瞭解自己,才能瞭解別人,進而活出一片清淨的天空。...

  • 濁世的清涼風

    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大慈悲心,因為大慈悲心是燠熱世間的一股清涼劑。現代社會如此繁忙,唯有「大愛」才能滌清惡濁的社會現象,所以,慈悲的大愛是混亂濁世的「清涼風」。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品德教育──君子...

  • 本分與付出

    盡守本分,做好本分事之外,要發心多付出。 要扮演一個成功的角色,首先要甘願做──「甘」即歡喜,「願」即自願;有自願,歡喜的心,則遇到任何苦,都會當成人生經驗,良好教育。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典範人物─...

  • 不受第二支箭

    未受佛法教育的人,對自己喜愛之物,就會設法去取得,如果失落了又會痛苦不堪;對於不喜歡的人,會用盡辦法排斥,甚至去消滅他。 當貪求的欲念生起,好比一個人身上中了第一支箭,已經苦不堪言,若再不擇手段爭取或...

  • 左右手互相配合

    我們要成就別人的菩提心,並且讓它細水長流。多招呼,以增加意願,但是觀念要正確,要真正發自內心的做。 有時間、有人緣及能力的人,要挺身而出,彼此如左右手般的互相配合。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清修士等同出家...

  • 一大事因緣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世間,教導我們的兩件事──啟發良知、運用智慧,以及走入人群,行菩薩道。理與事合而為一,即是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從朝山步道望向靜思精舍,精舍似乎藏...

  • 善因緣自然而成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識」的累積,是現前的一切起心動念、舉手投足所留下的意業,所有的行為和習慣都會種在八識田中,將跟著我們到生生世世。 若在業識中存入惡念,將來因緣成熟即有可怕的惡果。因此,...

  • 緣起性空

    受過佛法教育的人,對外境比較淡泊,比如外面的境界惡劣時,內心的感受不免也有分別,但不會以行動去排斥,而是等待因緣去引導、轉化。因為學佛的人懂得「緣起性空」之理,所以能善解、包容。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

  • 大愛關心解迷惑

    教育,重要的是以「身教」來教育孩子,以「大愛」來關心孩子,其他就不必太強求,強求就會很痛苦,而且在痛苦中即產生迷惑。 所謂:惑、業、苦;惑就是無明,業就是造作,以致形成苦的結果。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