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天天靜思語】


  • 不可試試看

    修行一定要有決心與耐心,絕對不可以今天學學看,明天試試看;若時時抱著試探的心態,那麼永遠都是「從頭開始」,永遠無法成就道業。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八)覺性無量長時修找回初心傳法髓 掃地小沙...

  • 破微塵、出大鈞

    「破微塵、出大鈞」,灰塵是很微細的東西,但要消除它往往要費很大的勁。眾生的煩惱也很微細,所以佛陀必須費很大的心思,運用高妙的智慧,苦口婆心地分析,於是有八萬四千法門。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

  • 殷勤精進自造福田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一定要親自去做才能廣結善緣,造福才會有福。 總之,行菩薩道一定要殷勤精進,身體力行、步步踏實。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六)步步踏實──健康步道 活石有益身心靈,健康步道所...

  • 菩薩遊戲人間

    「錯在哪裡?怨在哪裡?一切只是觀念而已!」 當彼此意見相左時,何妨用「菩薩遊戲人間」的心態看待人事,如此就不會執著己見,而能以坦誠的溝通來達成共識,那麼必然能立群處眾自在無礙。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

  • 單純淨心

    佛法就在生活中,生活在宗教的環境裡,做事要有宗旨與方向;舉手投足,一切作為,既有依循的目標宗旨,我們就要直心而心,「直心是道場」,即單純淨心。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四)香雲洗手,淨心滌心...

  • 滅觀十二因緣

    佛陀講經說法不離苦,苦是現實人生的真相。 因為人生有「苦、集、滅、道」四聖諦,所以要行六度波羅蜜,才能由迷轉悟,由苦轉樂;至於人生來去之間,因果循環,則言十二因緣。 「四聖諦、六度、十二因緣」,是佛法的...

  • 點燃心燈現光明

    每個人都有「心」的意識,它雖然無形卻能起很大的作用。我們的心中就像有一根蠟燭,只要將它點燃,燭光就能照亮內心。 當一個人內心明亮,也就是心開意解時,便能啟動良能進而影響他人。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

  • 在生活中養德

    學佛者要時時提起無常觀,每一段時間,每一樣事物,都要十分警惕。 內能自謙,外能禮讓,待人處事運用智慧,累積日常生活的修行形態。如此,「德」就是「得」。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一)緣起 靜思精...

  • 人生虛幻一場空

    人活在世間,並非擁有很多東西就是有福,唯有打開心胸、擴大愛心,不論獲得多少,都歡喜接受;愈去計較,所得的愈不完整,到最後只是一場空。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人生一場虛幻,返璞歸真,找尋最真實的自我。 《...

  • 多做多得

    多做多得,福慧雙修;少做多失,福慧雙休。 所謂「多做多得」,是處境越艱辛,對人生的體會就越深刻,學佛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性,只要肯下功夫,就能體驗人生,增加智慧,此即是福慧雙修。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