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玲(臺中)
2023年5月9日晚間八點多,坐在書房的我,正參與由謝美珠師姊帶領的線上品書會,導讀《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21年冬之卷》。
突然間,陳彩招師姊來電,心想:「這麼晚了,有什麼急事?」我按下接聽鍵:「喂!彩招師姊,好久不見,您跟師兄最近好嗎?」
「感恩,我們都很好!李玲師姊,告訴妳一個好消息!」
一聽到「好消息」三個字,渾然忘了自己還在品書會線上,語氣有點緊張的急問:「什麼好消息?」
聽出我著急的口氣,彩招笑著回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是靜淇師姊今天從花蓮精舍回來,有帶壽桃給妳和卓爸,寄放在我家,明天我會開車送到妳家。」一聽能吃到花蓮精舍師父精心製作的壽桃,這可比中樂透還高興!
慈濟五十七周年慶,精舍師父精心製作壽桃與大家結緣。(攝影/張惠翔)
自從離開中區願力讀書會人文團隊後,就不便跟著團隊赴花蓮向上人拜壽,當然也就享受不到精舍壽桃的美味,因此也就更感激靜淇,在卓雲師兄承擔半年而自動退出編輯團隊時,所說的那句話:「一日是我團員,就永遠是我們夥伴!」她做到了。
當時,靜淇帶領中區人文團隊第一次聚會時,我和卓雲師兄都是團隊成員,而靜淇擔任召集人。當年精舍師父輔導時,詳細地說明團隊任務,是將上人早期開示的錄音帶轉化成文字檔,以便集結出書,且希望越早完成越好。
這本是幸福的任務,被推薦出來更是榮幸,但主持師父也嚴肅的表示:「不過,這可是有時間限制的唷!」接著又說:「也沒有那麼趕啦!一週一次聚會即可。沒有關係,不方便的等一下各位自我分享時,可選擇留任或退出,不要勉強。」
能被肯定當然興奮,大家紛紛說出心中的精進,只有我說:「師父,不好意思,我可能要選擇退出,因為只要有時間壓力,血壓就會飆高;怕影響大家的進度,所以我......」
大家尊稱「卓爸」的卓雲師兄,為人文真善美志工修潤文稿。(2018/04/17;攝影/吳啟志)
當下,大家的目光都轉到我身上,就連卓雲師兄也沒料到,他的老婆還沒開始就選擇退出。雖然,卓雲師兄也曾參與編撰了一段時間,但畢竟是年歲大了,電腦鍵盤敲得太慢,自感進度較差,也請求退出。
再見到靜淇及組員夥伴時,已是工作圓滿告一段落。一年多後,中區人文團隊全體外出郊遊聚餐,感恩靜淇邀請我們參加,她曾勉勵我們:「一日為組員,永遠是組員!」這句話,讓我深記在心,也當場感動掉淚!
當我出神回想起,精舍師父第一次召集大家開會的場景時,卓雲師兄的聲音喚醒了我......
「老婆,妳是在講電話,還是發呆想事情,讀書會結束了嗎?」卓雲師兄問道。
「好、好、好,掛斷不講了!」
我感恩彩招師姊捎來的好消息,並表示隔天一早將前往她的藥局取壽桃後,趕緊掛上電話。
「做事情要專心,本來讀書會就不該分心聽電話!」卓雲師兄說。
因為靜淇師姊的一句「梨」苦得樂,巧妙化解了李玲師姊心中那一分的罣礙。(攝影/陳淑貞)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我先繞到市場買點水果。水果攤老闆娘看到我,知道我不是有客人來訪,就是要送人,便極力推薦剛開箱的大梨:「脆又甜!」
好吧!趕時間也只好如此。沒想到藥局才早上八點左右就有客人,感恩彩招師姊已將壽桃打包好,寒暄兩句怕影響她做生意就告別。
回程路上,總覺得買梨不對,因為母親給我的觀念,就是送禮千萬不能「送梨」,由於「梨」、「離」同音,象徵分離,不吉利。
兩天後的下午,電話響起:「李玲師姊,我是靜淇,感恩妳的水梨,真是又甜又脆。」
「真的嗎?謝謝妳在花蓮還能想到卓爸,我當初還一直後悔買梨,我們外省人忌諱送梨,因為象徵分離!但因買不到我原本想買的水蜜桃,妳不忌諱我就放心了。」
「為什麼忌諱呢?上人開示不是常說『離苦得樂』嗎!我還要感恩妳和卓爸,讓我離苦得樂!」
阿彌陀佛!真不愧是中區第一才女,也真是上人的好弟子!
一句「離苦得樂」,善解法入心;媽媽的話,我可以牢記,但上人的法,我已經學習了二十年,怎麼還不能像靜淇那樣善解呢?不過,負面思考的心結已經解除,今晚終於可以安心睡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