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游靜芳(宜蘭)
攝影/蕭嘉明
「自細漢乎你打尚最,懷疑我不是你親生的;自細漢乎你罵尚最,以為你對阮無愛過,慢慢大漢,才來體會,你的教訓是關懷的話......」
每當思念爸爸時,我就會一聽再聽這首歌,彷彿聽著聽著、唱著唱著,我又是那個愛撒嬌的女兒;依偎在爸爸懷裡,讓爸爸溫暖的手掌,輕撫著我的頭。
我很愛問爸爸:「爸爸你有愛我嗎?」
爸爸總是笑著說:「我的孩子,我每一個都愛。」
是啊!每一位爸爸,都是為了家庭和家人在付出;但是,我的阿爸卻又有些與眾不同。
小時候非常怕爸爸,只要他坐在客廳,我們姐弟一定離得遠遠的;傍晚坐在客廳看著卡通無敵鐵金剛,只要聽到鐵牛車「碰!碰!碰!」地由遠而近,我們就知道爸爸回家了,便立刻關電視、收椅子離開客廳。
爸爸從早到晚開著鐵牛車穿梭在各個村落,從事稻米、肥料、磚塊的運輸。
大約在小學三、四年級時,知道爸爸每個月初會從薪水中,撥出幾百塊買細碎砂石,然後沿著產業道路慢慢開,發現路上有坑洞就會停下車,從後斗拿出鏟子用砂石一鏟一鏟地進行填補。
剛開始,總愛跟著爸爸坐在鐵牛車副駕駛座的鐵箱上,這對當年還是孩子的我感覺很拉風;當他下車填補路上坑洞時,我便跪在鐵箱上,趴在鐵架向後看著爸爸揮汗如雨的身影。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以為這是爸爸的另一份工作,直到有一次我好奇問他:「這樣一整個早上補了那麼多的坑洞,可以賺多少錢?」
爸爸擦擦汗,回頭笑著說:「有趁啦!趁健康、趁平安啦!(有賺啦!賺健康、賺平安啦!)」
似懂非懂的我,忽然好奇心大爆發,硬是要問個明白,爸爸才說:「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洞,總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路燈沒有這麼密集,晚上騎腳踏車或機車若遇到坑洞發生意外,就會非常危險。」
因此,爸爸每月固定用薪水買二包砂石,並沿途將坑洞補起來,當下那一瞬間覺得爸爸好傻。而媽媽在國小承擔三十幾年的愛心媽媽,農忙時,我會適時補位幫忙。隨著年齡增長,我在圖書館擔任義工時,會有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快樂在心裡蔓延。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模,身教重於言教。小時候,爸爸教育我們「吃飯時不要配話。」「女孩子不要一邊笑,一邊說話。」因為這樣不正經;「沐浴時不要唱歌。」因為覺得這樣會浪費水資源。
爸爸的運輸工作,常常有付出沒收入;只因對方請爸爸先載運,後來又說沒有錢可以支付,爸爸也總是笑說:「沒事沒事,人都有不方便的時候,有再拿就好了。」善良的爸爸就是這麼可愛。
十六歲國中畢業,我即將離家到工廠工作,因為三班輪值,所以只能住在工廠宿舍;離家前一晚,爸媽個別叮嚀我一句話,至今仍不敢遺忘。
爸爸說:「偷拿不會富。」「偷穿不會美。」「偷吃不會肥。」「人在做、天在看,要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媽媽說:「女孩子家驕傲必定失敗,固執必將自害。」
如今已步入中年,爸爸也離開我七年了,他的叮嚀猶如在耳。我常在想,我之所以這麼喜歡做志工,爸爸的身教佔有一定的比重。
爸爸一直很忌諱火化,卻在大過年請來從事殯葬業的朋友到家裡;家人們內心五味雜陳,卻也乖乖聽爸爸話家常。
爸爸說:「這位朋友對我有恩,以後我的『莊嚴事』就要麻煩他來操辦。」爸爸連人生的「畢業典禮」,都要給我們上一堂「報恩」的課。
在爸爸最後三個月的生命裡,經常往返醫院及家裡;而我全心全力陪伴爸爸,在他「下車」前的四十八小時,我一直寸步不離的陪伴著。
爸爸時而精神,時而迷茫幻覺,我總是靜靜的陪伴,直到清明節的傍晚,他忽然要求去醫院。我清楚記得當時的畫面,爸爸起身整理好衣服,走到擔架旁,回過身和大家揮揮手。
怎奈車子還未到醫院,爸爸的血氧一路直掉,當急診醫師問我們:「要插管嗎?」當下的痛,令我全身發抖。
我鼓起勇氣告訴弟弟:「弟弟,爸爸有叮嚀,他不要被折磨,我們當個聽話的孩子;我們用心痛,換取爸爸的輕安自在好嗎?」
護理人員一一將爸爸身上的管線撤除後,我帶著三個妹妹和弟弟,一同跪在爸爸病床旁,輕輕地和他說:「爸爸,我們聽您的話不插管。我們向您道謝,謝謝您的養育之恩。現在換我們以思念您的痛,換取您的不再辛苦;我們帶您回家。」
忘了從哪裡聽來一句話:「沒有爸爸,才是真正的長大;沒有媽媽,才是真正的大人。」我很幸福,我還有媽媽,我還是個孩子。
爸爸您在佛國一定很好,我也很好喔!
爸爸,我好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