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韻如(宜蘭)
攝影/陳亦珍
我是李韻如。
在被推薦上臺和大家說說這次培訓心得前,我的感覺是「收穫滿滿」。因為我從上人、精舍師父以及師兄師姊、師姑師伯的愛心中,得到許多珍貴的智慧可以訴說,但想著只有五分鐘,要和大家分享什麼呢?
突然間,我想起了一頭牛。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和牛,以及慈濟的因緣。
第一頭牛,是我在兒童班時,參訪大愛電視台,在《生命的吶喊》中,看見了一頭不願被拖入屠宰場,對著人類、對著鏡頭留下驚恐神色的牛。
從小長輩說我的生肖屬牛,因為我是隻小牛,所以對牛有著親切感。因此,當看見那頭牛眼眶中的淚水,就彷彿像我的親人要被帶入屠宰場一般心疼難受。
我告訴身旁的母親,我們回家不要吃肉了,好不好?
但說來慚愧,雖然我從此不吃牛肉,但在成長過程中,茹素時常斷斷續續。目前我已茹素三年,但母親從那天起,就再也沒有吃過葷食。
第二頭牛,便是我的母親,她的生肖雖然不屬牛,但在我的眼中,她的脾氣曾經比牛還要「牛」。但母親卻在接觸大愛媽媽和慈濟後,將牛的脾氣轉化成牛的耐性、慈愛與溫和。
看著她為了大愛媽媽的活動付出自己所能,將他人的孩子視為自己的孩子般疼愛,再多的阻礙和困難都勇往前行,令我無比欽佩。如同負重前行的大白牛,讓我對她所耕耘的田地無比嚮往,想要支持她,並成為輔佐陪伴她的助力。
第三頭牛,是〈譬喻品第三〉「火宅喻」中的大白牛車。在經藏演繹前的品書會,曾與師兄、師姊們共修火宅喻;由於父親擔心火宅中的孩子,故以羊車、鹿車、大白牛車裝滿珍寶,誘使孩童出火宅。
譬喻中的大白牛車,即為除了自度還能度人的大乘法。牛,充滿了力氣,可以載動、救助更多的生命。見習和培訓中,我便親眼看見了慈濟世界所運轉拉動的大白牛車,師兄、師姊們殷勤叮嚀,尋根三日,入寶山可不要空手而回。我想,我怎麼能夠空手而歸呢?
有慈善關懷的眾多家庭、有被醫治所拯救的生命,更有因為人文傳播媒體而看見了世界各地的善,以及落實推行環保,讓所有人都可以一同呵護大地。我們不只是要將寶物帶回,而是要將寶物不斷使用,使之得以持續發亮、照耀。
我想要成為大白牛,能夠幫助上人、幫助慈濟,拉動這臺載滿珍寶的大白牛車。
感恩母親讓我接觸慈濟,感恩慈濟使我認識上人,感恩上人讓我學習到何謂大愛。尋根時,德軒師父告訴大家,「大愛」兩個字,彷若一個人伸出雙手、踏出雙腳往外付出,這是大。感受到心意,這是愛;伸手付出,一步一腳印的前行,使他人、自己都能感受到其中溫暖的心意,這就是大愛。
而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