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試題

0觀看次
A- A+

撰文/寧蓉(明靜)

圖片來源:freepik

9月3日,一個晴朗無雨的午後,六十一位慈濟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完成長達五年的基礎知識課程後,專程前來靜思精舍接受證嚴上人授袍與祝福。

莊嚴的主堂中,醫學生們在校長、老師、親友們的見證下長跪舉手,虔誠恭敬地向證嚴上人鄭重宣誓:「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即將投入臨床實習「救命救心」的醫學生們,面對未來,有憧憬、有責任,也有自我期許。

授袍儀式後,證嚴上人勉勵大家,面對所有的生命,都要平等看待,用愛守護生命;並期許未來的大醫王們:「成爲一個良醫,要做到『感恩、尊重、愛』這是我對大家唯一的要求。」


上人的期許,讓我想起曾聽過一則流傳在某大學醫學院,令人印象深刻又富含智慧的故事:

一群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在〈醫學倫理學〉的最後一次期末考中,教授出了一些問答題。

一位用功讀書、成績優異的學生,面對所有的考題都回答得得心應手,唯獨最後一題讓他感到爲難,而且覺得莫名其妙。

那道題目是:「學生餐廳那位女清潔工的名字是_______?」

他不知道教授爲什麽會出這樣的題目,只知道每次到餐廳吃飯時,都會看到這位女清潔工,是位矮矮、胖胖的五十來歲婦人。

但「我怎麽知道她叫什麽名字?還有,這跟〈醫學倫理學〉又有什麽關係呢?」

爲了慎重起見,他舉手問教授:「請問,最後一道題目要計分嗎?」

「當然要計分。」教授說:「你們在往後的醫療生涯中會遇到許多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們主動去關心和瞭解。」

對於這道題目,他答不出來,最終只能紅著臉,尷尬無奈的交「白卷」。

看著試卷上那道題目的得分欄處,教授畫上一個大大的紅色鴨蛋(零分),這讓從來都是臺上領獎、掌聲鮮花簇擁,A優成績的他大受刺激,完全無法接受。

他很難過,覺得很丟臉、很羞愧,卻也因此在痛苦中不斷反省,激發出藏在骨子裡的那分善良與智慧;真誠的懺悔,也似乎讓他漸漸明白了些什麽......

後來,當他再次遇到那位女清潔工時,主動上前和她打招呼、聊天,知道了她的名字叫做李某某,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是個開朗有趣的人。

從此,他努力地改變自己、關心別人,終於成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良醫。

他用這種「醫人、醫病又醫心」的態度,去「愛」每一個萍水相逢的病患;那些人不再只是醫學上的個案,而是一個個有思想、有感情,並且需要去認識和關懷的家人。

他說:「當年那道試題,是醫學院教授出過最好的一道考題,也是我上過的最寶貴的〈醫學倫理〉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