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思念化為行動 讓愛永存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慧蘭(彰化)
攝影:黃英喬

「恁做慈濟不是要募款?等爸爸身體較好時,咱可以來做蘿蔔糕,幫慈濟募款?」那時,志工王淑貞父親身體出了狀況,照顧過程中,一旁的母親眼神認真地問著。

王淑貞没多想,隨即回答:「好喔!」

然而,王淑貞卻没能等到這天!父母親感情融洽,總是夫唱婦隨。父親走了,相隔沒有多久,母親也相隨而去。然這段母親與她的對話,腦海裡常常浮現。

王淑貞的父母親,秉著料理好手藝,做小吃生意,深獲當地好評,做粿也自然上手!身為女兒的王淑貞,卻自嘲自己是個「料理白痴」,只要陪伴著父母一起工作,不用動腦,自然就有美味佳餚,這分寵愛,自然不在話下。

「要過年了,我可以來賣蘿蔔糕及發粿,收入捐BNT疫苗!」農曆年節即將到來,王淑貞一股想念父母的心情翻攪,自告奮勇要加入彰市一柑仔店「推素募心」行列,在除夕前應景做粿。

1月29日及30日,正是家家戶戶打掃及採買年貨最忙碌的時刻。王淑貞貼心地没邀志工幫忙,只邀來姊姊、弟弟三人一起做。從早上七點開始將米浸泡,使用著父母遺留下來的工具調成米䊢,接著將白蘿蔔去皮、刨絲、燜煮⋯⋯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米香,也和著蘿蔔絲清甜的香味,昔日父母忙碌的身影,仍歷歷在目。說也奇怪,王淑貞居然每個動作都出奇熟練,彷如箇中老手般,感覺父母一直在身旁,默默幫著她。

忙到晚上近十點,做完一輪又一輪。接連兩天,終於完成七十份蘿蔔糕及發糕,各個成品有模有樣。

「好手藝除了謀生營利,也想讓女兒在慈濟可以募心行大愛!」

忙碌了兩天,腰痠背痛難免,但是父母生前遺願,正在逐步實現,王淑貞滿懷感恩,志工們的支持讓她有機會付出,藉此走出喪親之痛。

她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會一直都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