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瓊娟(彰化)
攝影:陳裕炎
醫療志工如一座行動道場,將慈悲喜捨化為具體行動,更充分展現了慈濟的醫療人文。(資料照片)
早上起個大早,從鹿港出門趕在六點半前,到臺中慈濟醫院報到。
醫療志工老兵黃明月行前特別叮嚀:「醫院是一座很大的大學,要學習的很多,親情的生離死別、人與人互動的態度、如何將誠正信實化為慈悲喜捨的行動......」
「來到這個大道場,就要把心一切歸零,重新學習,抱著歡喜心來服務。」
「醫院很寬廣,許多人進來找不到要去的方向,志工不要只是一指神功,比劃指引方向,更要親切地帶領到他要去的地方。」黃明月再次強調。
這些話我把它聽進去了。
今天我分配的定點服務剛好在一樓大廳。
看到很多來就醫的人,拿著單子進來後表情茫然的樣子,立即意識到他需要協助。
我趕緊上前問:「需要服務嗎?」
「請問三樓手術房怎麼走?」
「來!我帶您去!」帶著對方邊走邊招呼關心。
就這樣一個個來來回回的帶著,或一樓影像,或心臟科、胃腸科、肺功能檢查室、耳鼻喉科......等等各診間。
每次當我把人帶到位後,看到他們安心的神態,我就很高興。
接收到對方的回應就是:「感恩師姊!謝謝師姊!」甚至還看了我的名牌。
我總是歡欣地回答:「不客氣!這是我們該做的,志工來這裏就是要服務大家。」
一次帶了一位年輕人上二樓,要去大腸胃鏡室。走到半路,一位大德又拿著單子問:「照X光要到哪裏啊?」
正當我在猶豫思考先帶誰時,年輕人說:「阿姨!沒關係,妳帶她去,我知道!直走右轉自己走好了。」
好善解的年輕人啊!
另有一次,帶一對母女要去住出院中心,邊走邊聊,女兒向我說:「這醫院很特別,從外面一進來,感覺不像醫院。」
我問她:「妳是第一次來嗎?」
「是啊!」她回說。
我接著她的話:「是啊,我們醫院有人文又很乾淨,還有軟體中的軟體,志工溫言軟語服務的特色,慈濟大愛臺有許多溫馨的報導和節目,以後可以多看哦!」
終於體會到老兵志工黃明月愛的叮寧,不能一指神功。我們還可藉此說法傳法。
今天上上下下、來來去去,走的路應有二萬步,雖然腳很痠,但精神抖擻,心情愉悅,亦不覺得累。
雖然帶著付出無所求之心情為人服務,但看到別人對我們道感恩的回饋,心中仍充滿喜悅。所謂「施比受更有福」,能為別人服務付出,真的比被人服務更快樂。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助人為快樂之本,慈濟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