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茶軒值班的日子

0觀看次
A- A+

圖文:紀孟賢

「資深ㄟ,嗷早!」踏入茶軒見到了永遠最早來的林永祥師兄。

「老師,嗷早」,這一聲彼此的問候,開啟了一天值班的序曲。

在茶軒值班首先要泡茶,將靜思茶枝放入布袋中,再提著茶桶至大寮去沖泡熱水。來自慈濟三義茶園的有機茶枝,它雖然是茶枝,但品質很好,泡出來的茶淳厚好喝,有錢沒得買喔。

「師兄早安,可以幫個忙嗎?幫我把茶桶提到茶軒,感恩!」

從大寮到茶軒有一段距離,平日裡四體不勤的我,提著這一桶茶水,的確有些吃力,往往需要停歇2、3次,才能走到茶軒。茶泡好後,就將桌椅擦拭乾淨,
防疫期間還需用酒精消毒。這時,已有師兄姊在等待著喝一杯我們的靜思好茶了。

「老師,給客人奉茶。」林永祥師兄提醒著有客人來了。

「老師,今天泡的茶好喝ㄟ,甘甜不澀。」

聽到了大家的讚美,好開心啊!原來泡茶也可以結好緣!在茶軒,泡茶是個技術活,從沖泡的經驗中,我找到了訣竅。茶枝比茶葉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浸泡,用100度的熱水沖泡5分鐘出湯,就能泡出好喝的茶。

高雄靜思堂的茶軒位在進大廳的右手邊,在前往二樓財務組的樓梯旁,每天人來人往甚為熱鬧。

「菩薩,喝茶啦!」

路過的菩薩會很開心的回應:「要來繳功德款啦!」

「等一下來喝茶啦!」

「好啦!感恩」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在簡單的對話中流動。

茶軒是一個心靈交流站,也是福田志工早上打掃結束後歇腳的地方,更是接引會眾開解心意傳法的地方。

福田志工,大多為老菩薩,每日清晨天還未亮就來清潔環境,好讓大家擁有一個乾淨,美好的空間。夏天時,看到他們所穿著的藍衣都被汗水浸濕了,很感動!此時她們會結伴坐下來喝杯茶、歇歇腳、聊聊天,很法喜的回家。

見到會眾來到茶軒,志工會很熱心的上前招呼。

「你好,要喝杯熱茶嗎?」

有些會眾只是很單純的路過喝杯茶,有些會眾就會提出需求。有人因家庭問題,有人遇到財務糾紛,有人工作不遂,有人心情憂鬱......等。甚至還有來踢館的,茶軒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每週一、週三,茶軒有位退休的法官會坐鎮在此,義務的幫會眾或師兄姊做法律諮詢,並指點解決問題的方向。前來諮詢的人還挺多的!

茶軒擺有兩張志工桌,五張小圓桌,林永祥師兄每天來,有他固定的座位,只要見他坐在這兒就會吸引一群的師兄,大夥兒坐下來喝杯茶,聊慈濟人、說慈濟事。許多會務的推動,很神奇的就在一杯杯茶中培養出了默契。

疫情期間,高雄因為提供場地注射疫苗,茶軒暫時歇業半年,因此靜思堂冷清了許多,每當我站在大廳時,總覺得少了什麼?那就是人的熱度,幸好,茶軒又重新開張了!

「老師,你來茶軒值班太浪費了,這裡學不到東西啦!」

有位師姊看到我在茶軒值班,很訝異的對我這麼說,我心裡OS了一下,真是這樣嗎?

我當了半輩子的老師,一直都是站在主導學生的位子,難免會養成傲慢、自以為是之心。有云:富貴學道難。其實受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學道更難。

退休後來到慈濟,我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將自己歸零,一切從頭開始學習。來到茶軒值班,我學到了如何泡出好喝的茶,如何擦桌椅擦淨內心的無明,如何彎下腰來奉茶縮小自己,如何與人交談來調和聲色。

這每一門都是學問,誰說學不到東西?我曾經聽過資深的師姊分享,早期回精舍,上人是手把手的從掃地、洗杯子來教弟子的。上人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只因為佛法它就在生活中,挑柴擔水無不都是禪。每天坐看眾生相,聽著生老病死的故事,驚覺世間萬物皆是虛妄的,活在當下才是正道。兩年來我做得很歡喜,慈濟的路也走得很踏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