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梁安順;攝影/黃宗保
原本預計於9/12出發的彰化醫療志工花蓮慈院服務行程,因燦樹颱風影響,花東線火車停開,而延至13日出發,於19日圓滿。此趟醫療志工成員,女眾26位、男眾11位,主要在醫院進口處做防疫把關,協助院內防疫。
在這段防疫志工期間,在大廳執勤所見絡驛不絕的醫護及患者進出,從早上到下午不曾停歇,此景況讓我感受良多。早期就已缺乏醫療資源的東台灣,如此疫情,花蓮如果缺了慈濟醫療又將如何!?
想及佛陀說法,佛陀過去生在地獄受苦,拉著燒紅的火車,見到一起拉車的同伴痛苦不支倒地,佛陀一念心不忍,願求代為拉車,獄卒夜叉怒不可遏,給以鞭刑而死,往生天堂。而我在《一蓑風雨任平生》一書中,更見早期上人生活的艱辛,自己每天生活三餐都成困難,連生病都沒錢就醫,卻因見一攤血,心生不忍,以此因緣創立克難慈濟功德會。
此二件事有個共同的精神點,即一念慈悲心,不忍眾生苦,欲求救拔;自不量力,對的事,做就對了。二者同出於清淨真如本性,佛陀前生因一念慈悲心種下後來成佛的第一因;上人則因此而成就慈濟世界。
上人秉持──為佛教(不忍聖教衰)為眾生(不忍眾生苦),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68年到75年創建花蓮慈院解決後山醫療缺口,到全臺八家醫院;以至慈濟四大八法印,福緣普被全球126國,成就日不落的慈濟世界。
這兩件事的聯結,證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慈悲大愛平等具足,有為者亦如是。因此,我們要法入心,深廣慈濟精髓,生生世世才能緊緊跟隨上人,成就法身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