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簡淑絲
初秋的午后,陽光輕灑,微風輕吹送,鳥兒飛越長空,隱約聽到鳴啼......
中興路上,車潮不多,二級警戒後,彰化戶政事務所陸續有人潮進入,從沒有想過會因爲自己名字電腦打不出來,而踏進戶政事務所。
量額溫、消毒、取號碼牌,聽到廣播聲傳來,「214請到第四櫃檯、215號請到第五櫃檯......」
「請問來辦什麼呢?」
「我的名字電腦無法顯示,我想確認我的字。」
「這字很普遍呀!」
露出疑惑的神情,課員林先生端詳我的身分證,他低頭呢喃:「『絲』字,看似一樣,細看又不同。」
專注查電腦,多次走到後面與主管討論,他再度走回座位,非常有耐心為我解說:「查了妳的出生地,當年,你的家人為妳命名『糸糸』原是古字,有一年,更換身分證,很抱歉,戶政人員以造字將古字『糸糸』,誤植為左邊兩個厶組合而成,等一下,先改回古字『糸糸』,再改回楷書的『絲』字,需要更改兩遍,很抱歉,需要時間,會讓妳久等喔!」
「沒關係!沒關係!辛苦了!」
林先生拿出桌上一張泛黃列印的出生證明,父母親忙碌,當年,是阿公為我到戶政事務所命名「淑絲」,簡氏大家族中,男生中間字全為「永」字,女生第二個字是「麗」字輩,二十多個兒孫中,唯獨我中間名「淑」字為「絲」。
回憶起童年,不太喜歡寫自己的名字,總覺得名字的筆劃太多,大姊老是笑我:「妳最不愛寫自己的名字了,曾有一回,老師要求全班寫自己的名字100遍,寫到一半,妳突然跑出校門口......想走路回家!是我強拉著妳,才被我帶回教室......」這是大姊口中常提起的糗事。
等待中,自己也很認真查出「絲」字,是從商朝、西周、戰國、秦國、漢朝進而演變到現代的,從甲骨文看到兩小把蠶絲扭在一起之形,金文與甲骨文的形體相類似,小篆是從金文演變而來的,最後「絲」是楷書的寫法。
白居易詩句:「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思緒拉回,看到課員林先生忙進忙出,細心的他花了好久的時間查詢,他說:「先將左邊部首兩個厶組合而成的絲,改回古字 『糸糸』字,再將古字『糸糸』改回楷書『絲』,這還是我頭一遭遇到的狀況呢!」
待誤植的字改好時,已近傍晚時分......
名字只不過是一個代號,若不是電腦無法打出文字,用了一甲子的名字,自己也不會想要求證,看到身上所有證件皆有誤,唯獨委員證上的「絲」是正確書寫,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變與不變之間,努力學習禪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