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重生

0觀看次
A- A+

文.王瀅琇(高雄)

2025年10月5日,我再次踏上光復鄉,前來協助慈濟一連三天在光復商工的慰問金發放。從火車站一路走進光復商工,路過之處傳來眾多「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喊話聲。頓覺這身慈濟制服在這裡,是真誠的被歡迎與愛戴,無論你是從哪裡來的慈濟人。

 光復商工偌大的活動中心區分為兩大區域,一邊是慈濟的慰問金發放區,另一邊則作為來自全臺「鏟子超人」的集結與休息區。(攝影:鍾文英)

來到發放現場,光復商工活動中心內滿滿人潮。偌大的空間被分為兩大區域,一邊是慈濟的慰問金發放區,另一邊則作為來自全臺「鏟子超人」的集結與休息區;至於國軍弟兄的休息區,則全部移到二樓看臺。

各方人馬雖眾多卻不紛亂,熱鬧卻不喧譁。

血濃於水

 師父慰問區洋溢著溫情與感動的畫面。(攝影:廖文聰)

慰問金發放已進入第二天,志工們在引導區、等候區與師父關懷區都能妥善安排動線,貼心安撫鄉親的等候心緒。特別是在等候區,總有兩三位志工拿著紙板來回搧風,驅散熱氣,為鄉親們帶來些許涼意。

師父關懷區裡,呈現許多膚慰人心的感人畫面。我看到不遠處的德諦師父,微彎身軀與一位外型長相,儼然是外國人的受災鄉親互動,腳步忍不住往那裡移動。徵求德諦師父同意後,鄉親向我說起了他的故事。

 德諦師父(左)與來臺定居八年、照顧父母的約瑟(中)(攝影:鄭啟聰)

他名叫約瑟,來臺定居八年,媽媽是阿美族人,回來臺灣主要是為了照顧父母。「我從美國回來,小時候在臺灣讀到小學畢業後就移民美國。爸爸媽媽退休之後回來臺灣,我八年前回來照顧他們。不過,爸爸在兩年前過世了......」

中文說得相當好的約瑟,緩緩說起他與臺灣血濃於水的親情。他提到,不僅自己回來臺灣,也把孩子帶回來學中文。「我兒子之前在洛杉磯慈濟小學上過兩年的中文課程,我們跟慈濟算是很有緣。」

自認與慈濟很有緣的他,沒想到如今竟也得到慈濟的援助。

愛湧進來

 約瑟從事助聽器到府服務,災難發生時因此躲過洪水,但心中仍牽掛著家中年邁的母親。(攝影:廖文聰)

回臺之後,約瑟與友人從事助聽器行業,初衷是為了幫助年長老人家。說起災難發生當下,他人正前往花蓮工作。「在花東,很多老人家的小孩都在外地工作,他們出門或坐車都不方便。我就到府服務,為他們做免費的聽力檢測;若遇到家境不好的老人家,我也會免費提供給他們助聽器使用......」因為到府服務,讓約瑟在災難發生時躲過洪災,但也一心掛念家中的老媽媽。

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從各地協助受災鄉親清理家園的菩薩集結花蓮光復鄉災區。(攝影:許金福)

當得知橋斷路斷時,還好母親來電報平安,並要他注意自身安全。隔日他繞遠路終於回到家,家中所有東西全都沒有了,充塞在家裡的,是堆積得又黑又高的淤泥。所幸,他還有到府服務那臺車上僅有的儀器與少數成品,保住了他的一線生機。

然而,從災難發生到現在,約瑟卻不悲傷,因為臺灣人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愛心,讓他嚇了一跳。「我看到,不管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縣市,大家都趕來幫忙。我不認識你,你卻來幫助我,這是在國外看不到的。他們用行動表達他們的愛心,『同島一命』不是口號,是讓我真切感受到的一股愛。」

說出這段話時,約瑟眼裡彷彿閃著淚光。

珍貴的人情味

這次災難讓約瑟看見人性的善與美,這分溫暖同時給了他重新站起的力量。(攝影:陳秋吟)

回臺定居八年,約瑟體會到濃濃的人情味,也感受到臺灣人民非常有禮貌,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國家。「我去過義大利、日本跟很多其他的國家,第一次看到災難是這樣,大家互相幫忙、不分老少,都非常有愛心。我也在臉書跟朋友分享我在臺灣所經歷到的事,讓大家知道臺灣的珍貴。我愛臺灣,很感動......」

當說出「我愛臺灣」時,約瑟忽然語帶哽咽。在災難中,他看見了人性的珍貴與美好,這分溫暖帶給他很大的重生力量。面對未來,約瑟不僅不悲傷,反而滿懷信心與希望。我也在心中,深深為他祝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