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欣燕(馬來西亞雪隆分會)
2025年8月28日晚上,我參加了社區舉辦的品書會,閱讀《靜思》。其中一段特別觸動人心:1935年台灣大地震,造成數萬戶受創,三千多人罹難。兩年後,百廢待舉之際,一名女嬰誕生了,她就是日後的證嚴上人,俗名王錦雲。
《靜思》一書中提到:1935年台灣大地震後百廢待舉,兩年後誕生的女嬰,就是日後的證嚴上人,俗名王錦雲。(攝影:江欣燕)
錦雲才兩個月大時,二次世界大戰便爆發了。她的童年在砲火聲,以及滿是驚惶與飢餓中度過。雖然出生於亂世,但她自小乖巧伶俐,對世事已有不凡的觀察與見解。
十多歲時,有一次,她被三位好友拉去算命。青春少女,也曾一同編織美麗的夢想,憧憬未來的幸福生活。聽聞台中有位算命師相當靈驗,她們便結伴同行。算命館門口掛著「鐵口直斷」四個大字,昭示來訪者,這裡的命相必定準確無誤。
好友瑞鳳、雲蘭、秀惠依序上前,聽命運的安排,各自得到不同的批示。最後,眾人把錦雲推上前去。算命師看了看她,斬釘截鐵地說:「妳將來會很好命!會有三輛車。」
十多歲時,錦雲與三位好友結伴來到算命館。算命師斷言,錦雲將來會很好命,還會有三輛車。(攝影:陳靜惠)
當時的年代,主要交通工具仍是人力三輪車,家裡若能擁有一輛自用三輪車,已屬優渥,更何況是私家轎車?一個家庭擁有一輛車都實屬不易,三輛車更是難以想像。錦雲心中疑惑,便問:「我為什麼要有三輛車呢?」
算命師答道:「一輛是妳先生的,一輛是家裡司機的,將來妳自己也會學開車,還會有一輛。」
錦雲又追問:「既然先生和司機都有車,我為什麼還要去學開車呢?」
算命師說:「因為妳常常要在半夜開車去載先生回家。」
聽到這裡,錦雲愣住了。她心想:「這樣也叫好命嗎?先生半夜不回家,還要我去接送,豈不是辛苦?怎麼能算是好命呢?」
當年主要交通工具仍是人力三輪車,家裡若能有一輛已屬優渥,三輛車更是難以想像。(攝影:潘常光)
我們在場幾位共修的師姊,讀到這段時,都忍不住相視而笑。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童年經歷──在母親眼中,我也曾因為「吃不起好肉」而被說成是苦命人。
「好命」的定義是什麼?
回想童年時,家境清苦,全家以「割樹膠」為生。為了補充體力,母親特別偏愛肥豬肉,常常也逼著我一起吃。然而,我實在難以接受那股肥膩感,每次都硬吞不下,最後總是吐掉。母親見狀,總責備我:「真是苦命啊!有好肉都不會吃。」
而今,我已茹素十三年,內心卻常覺得自己很有福報。能守持清淨飲食,遠離殺業,這不正是另一種「好命」嗎?
茹素十三年,內心常覺福報滿溢;守持清淨飲食,遠離殺業,這不正是另一種「好命」嗎?(攝影:陳英科)
的確,在大多數人眼中,「好命」往往等同於財富充裕,不必挨餓、不必勞苦,就算是幸福。然而,真實的人生卻未必如此。擁有物質,未必就能免於辛勞;所謂的「好命」,其實更關乎心境與智慧,而非外在的條件。
證嚴上人也曾提醒我們:命運不是算出來的,而是靠自己一念心的選擇。能夠以善念待人,以慈悲護生,懂得惜福、感恩與付出,即使環境清苦,也能活出自在安樂;反之,縱然富貴,若心靈困頓,依舊無法稱得上「好命」。真正的好命,不在於擁有幾輛車,而在於是否懂得把握當下,善用生命,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