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茶道—MOOCs磨課師》推文──靜思茶道傳慈濟妙法

0觀看次
A- A+

文.劉怡均(慈濟大學校長)

茶藝講究製茶、品茗與烹茶技巧,茶道則是在品茗中領悟與內化,展現在生活的動靜之間。(圖片來源:靜思茶道 MOOCs 課程團隊)

在《靜思茶道》中,六秀老師介紹茶之道是以「茶水」汲取「法水」、以「茶之心」涵養冷靜思考的心、以「茶之器」實踐簡樸美學、以「茶之用」堅定人間菩薩道、以「茶之禮」落實生活的禮儀與美感、「茶之德」長養慈悲與智慧等多個層面,詳細介紹了茶的文化。

透過文字的閱讀,讀者能深刻理解書中所蘊含的靜思茶道八大禮法,生活禮儀的教養、藝術美學的學養,以及宗教情操的修養。

李六秀老師在《靜思茶道》中傳遞「以茶水汲取法水」的理念,藉由茶促進社會祥和,並傳播人文飄香的精神。(攝影/張長勝)

最別致的是,六秀老師在《靜思茶道》一書中傳遞了「以茶水汲取法水」的理念,透過茶促進社會的祥和,並透過茶香傳播人文飄香的推廣精神。

除了書籍文字之外,六秀老師在慈濟大學「天空學院」所開設的「人文飄香:靜思茶道」課程,以數位方式傳遞慈濟靜思茶道的精神,使更多學子及志工能夠體驗慈濟靜思茶道所蘊含的豐富人文。慈濟靜思茶道的八禮法,尤其在行茶的禮法中展現了深厚的靜定功夫,也融入菩薩修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法門,期許以茶入禮、以茶入道、以道入茶,從生活中實踐人間菩薩的修行,把六度的精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靜思茶道八禮法展現靜定功夫,融入菩薩六度法門,期許以茶入禮、以茶入道、以道入茶,在日常中實踐人間菩薩行。(圖片來源:靜思茶道 MOOCs 課程團隊)

奉茶文化是臺灣常民文化飲茶的特色,也是早期臺灣民間蘊含濃厚人情味的飲茶方式。古代中國亦有施茶的義舉——路邊擺著茶壺,奉上一杯愛心的茶,是人們相互體貼的表現,也透過茶傳遞溫暖與關心。而在傳統禮俗中,茶不僅被賦與吉祥的祝福,婚禮中以大茶壺為嫁妝,壺寓意著福氣,也期盼嫁做人婦的女兒可以執壺(植福)。六秀老師將這些有趣的茶知識在書中娓娓道來,讓讀者不知不覺就習得了深植於日常生活之中的茶文化。

茶食依時節準備,講求健康、環保,並與茶性相適,既不掩蓋茶味,又與器具色彩和諧相融。(攝影/羅明道)

《靜思茶道》一書茶知識密度極高,全書搭配優美照片及插圖,從陸羽《茶經》、臺灣與世界茶葉史、茶具器皿的介紹、茶具的選擇與功能、品茗的方法,以及搭配不同時節的茶食、奉茶禮儀等等,讀來賞心悅目又醒腦。品茗時,從茶湯的色、香、味中學習用合宜的溫度與時間沖泡出一壺好茶、用心品賞好茶,都是對茶農致上最大的敬意。

《靜思茶道》是一本介紹茶文化的好書,也是一位學佛者在生活中實踐佛法的深刻體悟。

◆《靜思茶道—MOOCs磨課師》更多詳細介紹,請見:

慈大圖書館: https://tcu.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03117

HyReadebook: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403117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